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660502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9.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A.铁农具和马耕B.青铜农具和牛耕C.木农具和牛耕D.铁农具和牛耕3.生产工具是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按照生产工具的发展,战国时代是( )A.石器时代B.青铜时代C.铁器时代D.木器时代4.春秋战国时期,郡国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

2、争霸C.百家争鸣D.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5.某校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6.(2011岳阳学业考)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推行县制D.任人唯贤7.(2012扬州模拟)根据商鞅变法的规定,下图中人得到的奖励是( )A.赐给布帛B.免除徭役C.免除兵役D.赐给田宅8.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秦

3、孝公的支持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9.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我国封建社会的逐步确立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 )A战争B起义C.谈判D.变法10.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生产工具改进二、非选择题11.(2011苏州中考)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

4、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鞅所为的历史作用。(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同类历史知识的归类能力。在原始社会,人类最先制造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而后是磨制石器。我国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铁制工具在春秋时开始使用,战国时得到推广。2.【解

5、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和使用。3.【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铁农具在战国时得到推广,我国已经进入铁器时代。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封建制度之所以能取代奴隶制度,根本原因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选D项。5.【解析】选D。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等。故D项错误。6.【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奖励耕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根据军功

6、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所以B项正确。7.【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中的人物正在努力地种田织布,而商鞅变法中规定:努力种田织布的,可免除徭役。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竞相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拓展延伸】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各诸侯国为

7、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客观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10.【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的社会大变革,是指这一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废除了旧的奴隶制度,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阅读理解能力。解答第(1)题,首先应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文字信息“铁制农具”“牛尊”等得出,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及推广。解答第(2)、(3)题,首先从材料二中“秦孝公”“商君”等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由材料二中的“坏井田,开阡陌”可以想到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由“急耕战之赏”可以想到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战”的措施。而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是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用材料中的原话“倾邻国而雄诸侯”最为恰当。第(4)题,据材料三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等关键信息可得出商鞅遭车裂的原因主要是守旧贵族的不满和支持变法的秦孝公死亡。答案:(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秦孝公死亡,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