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657098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一、选择题1下图为庐山景观图,庐山多云雾的原因是()临近江河湖泊,水汽充足气旋、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沛山中多沟壑涧谷,水汽不易扩散地面温度较低,气流下沉显著ABCD解析:选A。庐山多云雾的原因是临近江河湖泊,水汽充足;山中多沟壑涧谷,水汽不易扩散。“红三角”区域经济圈,包括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和广东韶关三市,区域人口1 500万,面积8万km2。由于三市同是革命老区,又同属红色砂岩地貌,且三地相连成三角形,故被称为“红三角”。读图回答23题。2按成因分类,本区域的红色砂岩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

2、变质岩D侵入岩3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形成的地貌景观,在亚热带地区与丰茂的植被相映衬,成为特色鲜明的风景旅游资源。这种地貌景观是()A丹霞地貌B雅丹地貌C喀斯特地貌D球状地貌解析:第2题,地质历史时期,砂砾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砂岩,因此,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第3题,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后可形成丹霞地貌景观。答案:2.B3.A读下图,回答45题。4被梁启超先生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彩塑位于()A衡山方广寺B平遥镇国寺C山东灵岩寺D开封相国寺5图中的彩塑能成为旅游资源的原因是()A艺术高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B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形成起主导作用C因寺而名,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D属于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解析:

3、山东灵岩寺中彩塑是人类艺术的结晶,属于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答案:4.C5.D6下列景观中,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是()解析:选B。该题四个选项中,A项石林是由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长期溶解和侵蚀形成的,属于地质地貌景观,受天气的影响不大。C项园林是人文景观,受天气影响很小。D项趵突泉是受水文、地质等的影响,与天气关系不大。雾凇是寒冷的雨雪天或雾天,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植物枝干等物体上所形成的雪柱或冰凌,与寒冷的天气有关。徐霞客游记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北,东北尽于道州(湖南道县)。”据此完成78题。7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分布在我国的()A

4、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两湖之地8形成该种地貌的主要因素是()A岩浆喷发B海浪冲击C冰川运动D流水侵蚀解析:徐霞客游记中描述的景观特点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点,这种地貌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答案:7.A8.D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别具一格。无论是自然资源、文物古迹、民族风情,还是革命纪念地,都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内容。据此完成910题。9唐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所形容的旅游胜地是()A长江三峡B桂林山水C杭州西湖D湖北清江10下列有关我国旅游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开发效益都好于我国的东部地区B我国传统的旅游资源

5、密集分布区都在我国的北方地区C我国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以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我国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特征D古丝绸之路上的旅游资源分布呈明显的片状分布特征解析:第9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容桂林山水。第10题,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其知名度和开发效益都好于西部地区;我国传统的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南、北方都有;古丝绸之路具有明显的带状特征,因此其旅游资源分布也具有带状特征;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历史悠久,因此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答案:9.B10.C二、综合题11读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观,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

6、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成因。回答风车景观成因时可以结合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拦海大坝景观的成因可结合荷兰的自然地理特点来回答。答案:风车:荷兰地处亚欧大陆西岸(或大西洋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拦海大坝:荷兰国土面积较小,修建拦海大坝利于填海造陆,弥补国土资源的不足;地势低洼,修筑拦海大坝可以防止海浪侵袭。12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云南省依据本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情况,将旅游业确定为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优越的大环境。近年来该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现已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1)图中A处

7、为什么能看到低纬雪山和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景观,而B城却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景象?(2)图中D处可以看到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_地貌;在E处旅游者则观赏到了火山地热景观,为什么?解析:(1)结合云南省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分析。A处地处横断山区,该处纬度低,但高差大,故垂直地域差异大,动植物的种类多。B城为昆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故夏季不热;而到了冬季,由于处于单一暖气团的控制下,冬季也不冷,所以就出现了“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景象。(2)D处有大量的石灰岩,该处降水丰富,故形成了喀斯特地貌。E处为云南的腾冲火山群,这里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故火山

8、活动频繁。答案:(1)A处纬度较低,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很大,垂直地带性明显,在山顶因海拔高而出现永久性冰雪。B城虽然纬度较低,但因海拔较高,夏季不热,冬季处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与冬季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有关),多晴朗温暖天气。(2)喀斯特E处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 2 0004 700 m,林木繁茂,湖泊、泉、瀑布错落其间。(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布水量丰盈,等等。(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湖水清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