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64974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校本抓研训 夯实课改促发展 浅谈学校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魏录红2007年5月立足校本抓研训 夯实课改促发展 浅谈学校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应对传统教育弊端而诞生的一场全新的变革,是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成改与否,关系到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应深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深刻性。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明确: 发展的主体是多元的。最终目标:促进每位学生有创新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应成为课程改革最大的受益者。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最终目标的前提、保证、关键:1、教师专业素质要提高促进教师的发展2、家

2、长素质要提高促进家长的发展课改带来的相应效益:学校办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树立“四个主体”同时发展的新课改育人思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需要一种新的方法系统来支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此促进四个主体发展)校本研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教育部多次强调课程要回归于校,要以校为本。校本研训作为新课程改革回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教育部认为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策略和关键环节,是解决课程实施问题的基本途径。它适应了新课程的发展要求,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教师面

3、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由教学型教师成长为教学研究型教师。校本课程的研发,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使教师由传统的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教师的角色转化,教师素质要提高,必须依赖校本研训的广泛深入开展来实现。校本研训活动如火如荼,但不少教师对校本研训概念、方法等缺乏明确了解,对校本研训的组织与实施尚未能准确把握存在些误区:错误认为: 1、校本研训就是课题研究2、校本研训就是教研组活动 3、校本研训就是备课 4、校本研训就是教师的研究而新课程改革需要: 1、转变教学观念2、综合型教师 3、新的技能 4、新的教学方式 5、新的教

4、学策略不仅要求教师对各种形态的课程和教材版本做出优化的选择和合理运用,而且还要求教师能够娴熟地事例运用现代各种媒体进行恰当的组织教学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诸多困难?新课程提出依靠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并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自主决策和反思研究的能力,这种能力该如何获得呢?校本研训的概念不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简单相加,有其自身的角色地位,比其二者的内涵更为深刻,更有操作价值。反思型教师学习型教研组学科型专家1、校本研训的构成主体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其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发校本研训,促进教

5、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教师反思 (自我对话)实践提供案例 校本研训 实践形成新案例 教师互助 理论 专业引领(相互对话) 修改案例 (理论与实践对话)2、校本研训的研究对象学校共性问题和教学实际问题。学校共性问题包括: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和管理问题等。教学实际问题包括:教师教学中感兴趣的问题、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教学中说不清楚的问题。3、校本研训的研究过程学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4、校本研训的研究目的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办学品位的提高为终极目标。以下校本研训“概念图”指出了如何整合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对理解校本研训具有参考价值。作为形成供教师培训供学生学习促进包

6、括校本研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学科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行动研究教学方案教学案例教学策划书实施策略学习资源评价工具案例教学个人研修专业引领讨论反思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实施用于包括内容构成第一、从校本教学研究入手,以学科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通过行动研究,用“教学方案”和“教学案例”两类成果联结“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培训”。第二、使每一学科、每一单元的教学都成为设计、实施、观察、评价、反思的行动研究的过程,让教师成为教学全过程的“研究者”。第三、使每一学科、每一单元的教学都成为教师提升经验、探索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个人知识),为断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第四、使每一学科、每一单

7、元的教学都成为学科课程教学方案(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研制过程,经过不断循环改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方案资源库”和校本课程。第五、使每一学科、每一单元的教学都成为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案例资源库”推动案例教学和校本培训,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学校。从“概念图”可以看出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校本研训是重要途径。它由四个方面内容构成: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管理对另外三者起着重要的支持、服务、引领作用。学校要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必须要立足校本抓研训,通过有效的校本管理夯实课改促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下面以乌市第42小学为案例,谈谈学校如何立

8、足校本抓研训,夯实课改促发展。实践策略及具体措施:侧重五个大的方面一、构建健全的校本研训机制。(一)、健全机构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互助组为主的课改领导小组。(形成健全的组织机构,机构的各种职能才能得以发挥,有了评价标准做指导,才能具体地生成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以利于课的整体调控和具体落实。)(二)、树立新的研训理念。1、以校为本的理念2、研训一体,群体合作的理念3、解决问题的理念4、行动学习的理念(三)、完善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新课程改革保障机制。1、保障机制: 建立分层负责的校本研训管理机制 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基础的校本研训工作机制 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机制 建立以规范

9、的课题规划管理机制 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手段的校本研训评价激励机制2、完善制度:参与研训的人员的工作制度。校长校本研训工作制度:明确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研训制度的第一责任人。重视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对课改理念的认识,确保先进的办学理念,在组织落实上下功夫,在课改保障措施上下功夫。及时了解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有效的创意和设想予以大力推广,总结各教研组的课改研讨情况和成果,保障课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教师校本研训工作制度: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教务、科研、教研与培训相结合制度。教务工作制度、学校科研工作制度、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学校教师培训工

10、作制度及其之间的协调制度。既要保证学校的日常教务工作的开展,又要保证科研和教研的进行,还要保证教师培训的进行。教务工作、科研工作、教研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促进研训的开展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科教研组的研训工作制度和年级组的研训工作制度明确教研组长职责,明确学科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制定出详细工作任务,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校本研训启动制度教师研讯意见和建议征集制度、教师研训反馈制度教师研训问卷调查制度教研课题申报制度校本研训指导制度校内学科带头人推荐选拔制度校外专家专业引领制度(聘任制度、工作制度、参与诊断与评价制度)校本研训交流制度:a、日常学科研训活动制度集

11、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展示制度。b、教研经验总结交流制度:包括与教育专家对话制度、教学案例展示和评析制度、“课改讲坛”制度,对外互动交流制度,教学问题汇总制度。C、校本研训专刊和“家长开放、接待日”制度校本研训服务制度:教师教研专业支持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图书资料服务制度、网络信息平台制度、教研档案服务制度、经费支持制度。校本研训激励制度:教师校本研训评价制度、自我反思评价课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制度。以上校本研训机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修订、使之逐步成为学校课改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二、分步分层开展校本研训,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一)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校

12、本研训的规划和具体要求,使校本研训实施过程体现连续性、主题性。1、校本研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有明确目标引导,必须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合本校实际,突出针对性、自主性、灵活性。要以教师教育教学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发展目标出发,全面规划校本研训目标。2、从实际出发,确定校本研训主题。校本研训的目标确定后,如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有机地拧成一股绳,并保持校本研训围绕一个个主题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这是开展校本研训的重要问题,是提高校本研训质量的关键。就主题而言,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科研能力及教师学科教学的知识、实践能力等。如:教师

13、职业道德、新课程通识、案例分析、教育叙事研究,学校的办学特色等主题培训,这些培训主题都使所有教师需要获得素质。教师在研训的过程中要经历一个“问题设计行动反思”过程,需要充分发挥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的作用,提炼出相应的研训主题,主题的确立及开展切合教师内心需要。3、避免校本研训活动缺乏主题性与连续性。学校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不能各走各的路,研究管研究,活动管活动、培训管培训不能犹如散沙,不能使研训活动缺乏主题性与连续性。例如:如某学科教师的基本功较差,确定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研训目标,基本功的内容,确定本学期重点抓如何备课,下学期又改为抓“如何上好课”,而备课这一主题演训,仅搞了一次研讨

14、活动,一次教案设计竞赛,至于如何抓备课,从哪些方面入手,抓到什么程度,如何验收,都没有详细的实施步骤,是研训活动似蜻蜓点水未能触及实质。(二)校本研训的实施过程还具有阶段性,应根据不同阶段分步实施研训。以“乌市42小学研训”为例。其总体工作思路是: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分步开展校本教研,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同时,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层提高,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校本教研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可以说是分步实施的:第一阶段:校本研训的摸索阶段(2001年下半年2003年初)课改之初,面对大量新理念,教师们努力实践,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问题和困惑也不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成了校深入进行课改实验的难题。学校认真研究后,决定以课改年级组为龙头,摸索校本研训,并辐射到非课改年级。第一步侧重点: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探索多样化的研训方式实现校本活动规范化,长效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1、重视教研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