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多选).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64861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多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马克思(多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马克思(多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马克思(多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马克思(多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多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多选).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和第一章多选题: 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这说明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CDE) A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B社会主义“终结论”是错误的 C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D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E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 2、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这说明下列哪些观点是错误的:(AB) A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B社会主义“终结论”C马克思主义具有无

2、穷的思想魅力 D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E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 3、马克思主义(ABCE)A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B虽然诞生于19世纪的产物,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 C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D是人类所获得的终极真理 E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4、马克思主义(ABCE) A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B虽然诞生于19世纪的产物,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 C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D 对于已经发展了160多年后的今天已难以适应了 E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5、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BCD)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

3、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C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D 称得上是博大精深的E已难以适应发展了世界形势6、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BDE)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C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D是人类所获得的终极真理E对当今世界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7、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CD)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8、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包括(ABD)A德国古典哲学 B

4、法国古典经济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9、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在19世纪4060年代,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并发现了 (AE)A历史唯物主义 B科学唯物主义 C劳动价值论 D资本论 E剩余价值学说 10、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BC)A它抛弃了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B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C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D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东西 E它离开世界文明大道创造和发明了人类思想和文化中所

5、没有的东西 11、从世界演进的过程来看,自然界是(ADE)A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 B存在于人之外并与人分离的 C开天辟地以来就如此,始终不变的 D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E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地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B)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E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13、哲学基本问题是(ABCDE)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D任何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E任何哲学家不能回避的问题 14、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BD)A谁

6、是唯物主义,谁是唯心主义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C谁是可知论,谁是不可知论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否同一性的问题 E可知论是否彻底的问题 15、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ACD)A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B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C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 D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哲学观点的依据 E是划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观点的依据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ABCD)A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B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 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

7、史观的统一 E抛弃了一切旧哲学 17、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BC)A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物质范畴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D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相加 E物质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 18、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表现在(ABCD)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E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9、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8、 (ABCDE)A总体和局部的统一 B包含和被包含的统一 C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D无条件和有条件的统一 E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20、选出下列物质运动的正确的担当者 (ABCDE)A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担当者 B电子是电运动的担当者 C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担当者 D人脑是思维运动的担当者 E分子是热运动的担当者 21、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ABCDE)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E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物质性关系 22、人类的实践所

9、具有的基本特征有(ABC)A客观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无限多样性 E不可预测性 23、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ABC)A生产劳动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D艺术实践 E教育实践 2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ABCDE)A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B实践集中地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C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D人类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确证 E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25、自然界和人类社会(ABCDE)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C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 D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E人类社

10、会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制约和改变着自然界 2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BCDE)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最后根源 E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27、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联系具有(ABD)A客观性 B普遍性 C描述性 D多样性 E形象性 28、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是指(ABC)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单一的 E人们对联系的一种普遍性的认识 29

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ABCDE)A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B要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C要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D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E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0、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AB)A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B离开事物的运动不可能发生联系和作用 C先有事物的联系,后有事物的运动 D运动之后才发生各种联系 E联系是运动的担当者 3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CE) A指一切运动变化 B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 C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 D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 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12、事物的灭亡 32、判断新事物的标志是(ABCD) A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的 B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C具有远大前途的 D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E发展中应当完美无缺的 33、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应该是(ABD)A满腔热情支持和扶植 B为它的成长鸣锣开道 C全面肯定,完全支持 D促使其日臻完善 E放开手脚任其发展 34、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ABC)A它具有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的新的结构和功能 B它既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又增添了新内容 C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的拥护 D它抛弃了旧事物的一切,是全新的和富有创造力的东西 E它离开了旧事物的基础,在新的

13、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35、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ABCDE)A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B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C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中 D说明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 E包含有种种的偶然性和倒退,但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36、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ABCD)A就是对立统一 B就是相反相成 C是指客观存在的矛盾D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E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统一37、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根本属性是(CE)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稳定性 E同

14、一性3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BCD)A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贯通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和排斥 E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39、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ABC)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D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的斗争得到调和,从而推动事物发展E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的斗争激化,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40、矛盾的斗争性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说(CD)A斗争本身就是发展

15、B一切斗争都能推动事物发展C不是任何一种斗争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E矛盾斗争越激烈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41、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ABCE)A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想B强调平衡、协调、合作的思想 C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D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E“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思想42、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CD)A矛盾存在于全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 B矛盾存在于某个事物产生和消亡的过程中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D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E矛盾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43、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意义是(AE)A科学地、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基础 B把握一切艺术形式共性的客观依据C揭示事物发展的永恒性的出发点 D反映事物的普遍本质的立足点E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44、矛盾的普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