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64227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试卷(初赛)注意事项: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做答2认真审题,按题意和要求作答;3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生物体实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 B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C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2、在皮肤中,既能感受物理刺激,又能感受化学刺激的感受器是 A痛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3、激素失活的地点是 A肾脏 B消化道 C肝脏 D胰脏4、子房发育成果实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A有种子的发育 B经过传粉作用

2、 C经过双受精作用 D有生长素的供给5、动物体内糖类、蛋白质、脂肪在代谢过程中能够相互转化的枢纽是 A三羧酸循环 BATP的形成 C丙酮酸氧化 D糖酵解6、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通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7、用相同数量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情况下,72小时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032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

3、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相关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的原因是A西湖水质受到了污染 C气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B岸边的绿色倒映在水中 D苔藓植物漂浮在水面上9、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25,下图表示该植物在20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升到25(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图中对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a点不移,b点右移,m值不变B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下降C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升 D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10、下面哪一项与消化牛胃中的植物纤维和半纤维相关 A盐酸 B牛胃分泌的胃液 C肝

4、胰脏分泌的消化酶 D细菌和纤毛虫11、在我国民间有“大灾之后有大疫”的说法,指在洪涝灾害之后会有大面积的传染病发生,你认为下列的解释中最准确的是 A洪涝灾害后,因为有积水,人们经常赤足下地,可能被吸血虫幼虫感染 B洪涝灾害后,因为地面多沼泽,为寄生虫寄主的大量繁殖提供良好条件 C洪水能够把原来分布于某处的寄生虫或其寄主扩散到更大面积 D洪水过后人们的抵抗力降低,变成易感人群12、下列哪类动物的细胞和细胞核的总数是恒定的 A轮虫或涡虫 B线虫和吸虫 C绦虫和昆虫 D轮虫和线虫13、鸟类气囊不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A减轻身体比重 B散热降温 C实行气体交换 D贮存空气14、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

5、喝 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质饮料 D纯净水15、叶片尚未展开的幼小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来自 A细胞内大分子亲水性物质 B水分间的内聚力 C根系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主动吸水 D蒸腾拉力16、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有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对于叶肉细胞来说,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及其发挥生理作用的细胞器分别是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A, B, C, D,17、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18、对于爬行动物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有咽式呼吸又有胸腹式呼吸 B水生种类用皮肤

6、实行呼吸 C陆生种类均用肺呼吸 D肺呼吸是爬行动物的基本特点19、下列动物和其特征关系准确的是 A鲤鱼一不喝水,排泄尿素 B鸽主动排盐,排泄氨 C鲸一不喝水,排泄尿素 D鼠一主动排盐,排泄氨20、基因突变的结果是 A显性基因变成隐性基因 B隐性基因变成显性基因 C有利基因变成有害基因 D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21、下列属于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是 A增施农家肥 B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C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D使用红色农膜22、对短日照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D以上皆可23、晚上吃饭时突然停电,在黑暗中仍能将食物准确地送入口中,这主要是依靠下列哪一项起

7、作用 A触觉 B嗅觉 C本体感觉 D味觉24、缺铁和缺镁都会使植物失绿(叶片发黄或发白),下列关于植物缺镁和缺铁后失绿部位的分析,正确的是 A缺镁和缺铁都是衰老部位先失绿 B缺镁和缺铁都是幼嫩部位先失绿 C缺铁,幼嫩部位先失绿,缺镁,衰老部位先失绿 D缺镁,幼嫩部位先失绿,缺铁,衰老部位先失绿25、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26、在细胞有丝分裂期问,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指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DNA数目加倍2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8、 A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过程,在生物的一生中,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是胚胎期和生长发育期 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持久、不可逆、稳定性变化,形成特定组织细胞的过程,胚胎期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 C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分裂,又有细胞的分化 D高度分化后的细胞结构无改变,因而具有全能性28、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有氧呼吸定枉线粒体中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 B C D29、土壤腐殖质对生物的重要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是动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 B是微生物营

9、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 C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 D是植物所需各种矿物养料的重要来源30、在人体血液中,运输氧气的化合物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AC、H、O、Ca、Fe BC、H、Ca、Fe CC、H、O、N、Fe DC、H、N、Ca、Fe31、已知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释放出能量2870kJ,lmolATP转化为ADP释放出能量31kJ,lmol葡萄糖生物氧化后,脱下的H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36molATP,若在线粒体外氧化则生成38molATP。那么,细菌和动物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分别为 A41和39 B36和34 C39和4l D34和3632、细菌繁殖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

10、制 B有丝分裂 C细胞壁形成 D蛋白质合成33、豇豆、牵牛等植物的茎细弱不能直立,须借它物支持方能向上生长,属于 A攀缘茎 B缠绕茎 C匍匐茎 D地上茎34、下列各项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两个氨基酸分子之间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35、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细胞的哪项活动会发生变化 A变形运动 B胞质分裂 C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D吞噬作用36、苹果和番茄等果实成熟后都会变红,从细胞学上看,变红分别是由于细胞内的什

11、么物质在起作用 A花青素和有色体 B叶黄素和细胞液 C细胞质和细胞液 D有色体和细胞液37、蜜蜂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社会生活高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和职能分工上的高度专门化,在蜜蜂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的是 A蜂王 B蜂后 C工蜂 D雄蜂38、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B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C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 D大象能吹口琴是学习行为39、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kg有机物,则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A75kg B125kg C7500kg D12500kg40、下列植物中,哪一类植物能首先成功

12、地移植到一个新形成的火山岛上 A蕨类 B地衣 C地钱 D绿藻41、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 C中心体与线粒体 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42、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43、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萌发需要外界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 B种子萌发必须具有完整的活胚 C菜豆是由于下胚轴伸长而形成子叶出土的植物 D菜豆是由于上胚轴伸长而形成子叶出土的植物44、小麦种子萌发期间,种子内部矛盾运动非常激烈,首先是物质转化,然后为形态变化,试问在小麦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正确的是 A胚乳与胚中的物质以合成为主,重量不断增加 B胚乳与胚中的物质以分解为主,重量不断减少 C胚乳的物质以分解为主,形态由大变小,胚中物质以合成为主,重量不断增加 D胚乳的物质以合成为主,形态由小变大,胚中物质以分解为主,重量不断减少45、蝙蝠在夜间也能发现飞舞着的蚊虫,主要依靠 A蚊虫散发的热量 B蚊虫发出的叫声 C蝙蝠发出的叫 D蚊虫散发的激素46、下列哪一项不是攻击行为 A一只公猫正向一只老鼠发起攻击 B两只公猫在繁殖季节的吼叫和格斗 C一条雌鱼吞食自己的受精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