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张玲虾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6330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张玲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张玲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张玲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张玲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张玲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作者:张玲虾 靖城中心沥阳小学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对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刺激性激励的评价。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一味提倡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三、案例分析 上语文课时,从课始到课尾,无论学生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我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说得真好!”“真不错”!“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我甚至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可是慢慢地,我却发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有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在下一节课上,我决定对孩子们的评价分个等级,那些有精彩的语言、有价值的回答、有自己独特思考的孩子,我会给他们发一面小红旗,回答一般的,我会给予语言上的肯定或建议。“刚才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呢?读得好的

3、同学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这话犹如给了孩子门一剂兴奋剂,一双双的小手举得老高,当我点到一个孩子站起来读的时候,确实读得不错,看来这种方式已初见成效了!可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又不明显了。以后我不在刻意地去评价,如: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没有去过多的评价甚至没有评价。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

4、,将会怎么样呢?(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

5、,鸟儿没有了家。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师灵机一动)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

6、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四、行动与反思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好的评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1、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是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的前提 好的课堂氛围,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个个心驰神往。这样的氛围,正是进行课堂口头评价所需求的。但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在

7、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追求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评价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2、把握好激励的时机 课堂口头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瞬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也学习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激励性口头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口

8、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考察受教育者个体进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心态和评价行为,不断进步。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在课堂这个小世界里,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获得发展。 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

9、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来处理。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诱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在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运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思考,进行比较,进而排除谬误,获取真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适当激励性评价,是激起学生思维的“一剂良药”,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必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