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63073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马建梅20世纪末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教育领域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现代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已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在教学实践中,基于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给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教学中也逐渐形成普遍性的运用方法和案例,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要尽可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美术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法”

2、。因为这些新资源“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一、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打破了“教师课本范品黑板”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从使用对象看,它不仅是教师操作,也可以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师生机三体互动的模式。它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作激情顷刻间变为形象的画面,还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搜索到大量的图、文、声、影等相关信息,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合理、高效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理解美

3、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更为生动活泼,使学习更直观、更自由、更多样、更宽广、更快捷、更有趣、更入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意识和人文素养。1、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解决了美术教学中动态演示难、过程长、操作繁锁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的特色。例如:基于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运用于“造型表现”为主的课题,在信息化学习环境感受情境与气氛。利用多媒体创造渲染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在情境引导中得到的情感和认识,使得教学内容趣味化。又如:基于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运用于“

4、设计应用”为主的课题,让设计、应用的感受更快捷与充满乐趣。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化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尝试新的表现方法。2、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以充分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更容易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多媒体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丰富的动画效果,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例如: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运用于“欣赏评述”为主的课题,让欣赏、评述的感受更直观和自由。

5、设计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景和交流平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审美、交流的能力,教学形式直观化、民主化。信息技术与“综合探索”的美术课程整合,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因而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宽阔,更具有人文性,儿童的知识、技能、情感、人格等势必获得多元化、开拓性的发展。二、网络美术教学开拓了美术教学的新领域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加广泛,效率更加高。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

6、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美术教学,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首先,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欣赏、选择作品的习惯。欣赏者可以逐个图像仔细欣赏,阅读的顺序也可以由阅读者完全操纵。每个阅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可以是评论人,可随时将意见放到网络上,进行交流。其次,网络的出现压缩了时间和空间。由于网络的即时性和便利性,所以使时间和空间都得到压缩。学生个人的作品在网上作跨地域甚至跨国家的展览、参观和讨论。再次,网络的出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所学的知识也更全面多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四、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运用于美术教学带来的变化计算机科技带给完我们这么多的

7、有益之处,如带来设计的现代化、逻辑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功能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些负面影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做呢?1、不能“以辅代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未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的辅助手段。美术课中的教师示范有时就具有不可替代性,若用多媒体予以代替,纵使表现效果好,但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如教师亲手示范来的直接和其所特有的感染力。2、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

8、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3、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效果。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4、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9、、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甚至动手的时间,必须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5、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情感的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情感的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且会给学生一种冷冰冰的机械操作的感受,而缺乏应有的课堂亲和感染力; 6、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功能,降低难度,突破难点,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现出来,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