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学重建.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617030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教学重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向教学重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向教学重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向教学重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教学重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教学重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教学重建如何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2010年甘肃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在当前倡导重建课堂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需要在教学认识与教学策略上做出新的思考与调整。 (一)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选择 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选择,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教育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即无论是在知识学习,还是在学生成长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都是无法估量的。实践反复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时是无形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长久影响。教师不正确的言行,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甚至严重的伤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当是教育工作的一道底线

2、。 (二)超越书本,大胆发表独立见解,改变“搬运工”式的教学方式 教材上讲到的,教师去照搬,教材上没讲到的,教师想也不敢去想。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这样一个状态和水平,简单地把教材上的东西搬到教案,再把教案搬到课堂上,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如果教师都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那么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基于正确的前提下要敢于超越书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具备一点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三)大胆创新,使教学成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过程 目前教学的很大问题是过分教条化、程序化。教师的教学事先都做了非常精心的准备,教案设计精确到要讲的每一句话、要提的每一个问题,甚至这句话、这

3、个问题需要几分几秒都设计出来。前一个问题和后一个问题的程序绝对不能颠倒,整个程序设计跟生产过程一样非常精确,达到精致的程度。并且越是需要展示的课,教师教案设计得越完美,每句话都详细写进教案,把教案几乎变成了剧本。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当剧本被完美地设计好后,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严格按照剧本去做好导演工作,学生就要配合教师演好这场戏,根据在教师心目中的分量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好学生往往扮演男女主角,差一点的扮演配角,坐在两边和后排的不受老师重视的所谓比较后进的学生只好做群众演员从旁观看。这种剧本式的教案设计是笔者始终反对的。当教案设计得非常严密和精确时,教学就变成了按部就班、机械推进、毫无激情、没有

4、创意的过程。课堂应该是互动和创生的过程,它是由活生生的生命体构成的,各种新的情况会随时出现。但在剧本式的教学设计下,教师在课堂里对学生表现出的各种新的需求没有机会去理会,也不敢去理会,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严格推行,强行指导,学生必须配合教师演好这出戏。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要提倡大胆创新,教师要抛弃过于机械僵化的按部就班的教学设计方式,要让教学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充满激情与创意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创新,关键看教师,如果教师能有一点创意,有一点创新,就会在更大范围影响全体学生。教师创新的星星之火,可以在整个课堂里形成燎原之势,一个创新的教师可以带出一批头脑开放、富有创意的学生。 (四)解放学生,减少

5、统一约束和划一要求,为学生创设自由空间 减少对学生过多的统一约束和划一要求,就是要把约束学生的条条框框尽可能减少,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的空间。 首先要改变课堂管理。现行的课堂管理规则是围绕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核心是教师,是为教服务的,因而建立的一整套规则都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和控制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绝对安静,保持纪律状态,认真听老师讲课。在小学,教师发出的指令总是要求学生腰挺直,脚并齐,手背好,目不斜视,课堂中参与和互动的渠道被阻断了。此外,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活动层面上,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如何把学生解放出来,减少对学生思维活动过多的、人为的控制和约束。虽然现在的

6、课堂有了很大进展和变化,不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能设计许多问题来提问,课堂里也非常活跃,气氛表现得很轻松。但有一个我们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加以有效改进的根本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过度控制。当教师设计好需要讨论的问题时,也会相应地设计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标准思路或方法,同时也准备好一个标准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很快三言两语用诱导性、启发性的语言把学生思维引导到设定好的标准框架上来,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问题迎刃而解。课堂教学效率似乎很高,但实际上没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思考的空间,学生思维是被窄化、被控制的。学生甚至没有机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犯错误,被剥夺了尝试错误的机会。一个

7、人的创造性思维、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在简单的被告诉和引导的过程中形成的,更多的是在自主探究、发现、体验甚至于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实现的。课堂中不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不是一个好现象,大家很快取得一致意见,达到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会枯竭,人的智慧水平、智力状况会下降,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下降。而且这种方式会把学生思维禁锢起来,人为地给学生的大脑套上很多条条框框。一个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天真烂漫,思想无拘无束,想象力丰富多彩,敢想敢问。随着年龄的递增,年级越高,学到的知识越多,孩子却变得越来越沉默,人原有的那种灵性越来越少,越来越缺少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没有想象力的人不可能有创

8、造力。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还习以为常地把学生的头脑包括学生的行为、肢体都牢牢控制住,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竞争中不会处于优势,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整体素质的发展。 (五)鼓励质疑,鼓励想象 鼓励质疑,鼓励想象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反映了当前教学中最为欠缺方面。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紧密相关。一个人的创新始于问题,特别是对很小的孩子来说,他的世界就是由问号构成的,他的眼睛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问题正是孩子去同化外部世界,实现成长的一个基础。而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不是在鼓励质疑、鼓励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在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和想象力。由于教师不

9、愿听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也不愿学生提出超出他教学范围之外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问题越来越少,年龄越大会变得越沉默。这对人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影响。问题教学法就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可以先不提很高的要求,仅从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开始做起,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六)容忍不同意见,容忍学生犯错误,甚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错误 教师要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学习气氛、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会感到很大压力,同时他知道他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不会受到剥夺和打击,随时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这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培育这样的环境,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尤其是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现在教师喜欢听到与

10、自己一致的意见,习惯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学生回答如果是否定的,就要受老师指责。如果连尝试犯错误的机会都不给学生,却还要让学生创新,这对学生来说在一定意义上是件悲哀的事,没有尝试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 (七)加深理解,学会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 教师要学会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教育实践证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状态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益。在一种比较好的理解状态下,师生之间和谐共处,人的智力活动水平会提高。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理解的状态很差,学生的智力水平就很难进入最佳状态,学习潜能很难被调动起来。所以“理解”有直接的教育教学效益。如何加深师生间的理解,提升教学的水

11、平,一个可行的措施就是,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待孩子。也就是确实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要逐渐学会用他们的标准去评价他们所做的一切。要改变长期以来家长、教师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评判标准强加于学生身上的习惯。当然,总体上要求教师要把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正确引导他们。 (八)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成长 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成长,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过去人们认为学习和成长都是单向的,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但现在需要把这样的理解扩展,因为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这里既有学生的成长,也有教师的成长;既有学生向教师的学习,也有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学习是一个多向的过程。这种学习首先存在于知识层面上,即师生有相互交流知识信息的需要。我们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为人们获取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上网,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大大扩展。过去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听老师讲课,学习书本。时下学生通过各种传媒渠道掌握的知识,许多很可能是教师所不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以知识绝对权威的身份传授知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师生相互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要求。 我校自去年推行课堂模式改革以来,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的探究合作、提问思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铸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