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61490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预防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促 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一、充分的术前准备,制定恰当的手术日。1、对疾病的诊断、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 在术前讨论中体现。2、对病人及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方式、风险,可 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 上签字。3、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1)练习床上大小便;(2)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排 痰(深呼吸)的方法;(3)交代病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良好的睡眠;(4) 戒烟

2、、戒酒。4、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2)术前排空大便或灌肠;(3) 胃肠道手术,术前1-2天始进流质;(4)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服用肠道致菌药。5、皮肤准备:(1)术前1日督促或协助病人剪指甲、理发、沐浴、更衣;(2)手 术区皮肤准备:剃除或剪去毛发,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间以术前两小时为宜,皮肤 准备时间若超过24小时,应重新准备;6、术前全面手术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的合并症如肺炎、血糖异常、 心脑血管疾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应全面评估,适当准备,以降低术中、术 后风险。二、手术后处理,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1、在医师的指导下,摆放适宜的术后体位:(1)颅脑

3、手术:取15-30度的头高脚 低斜坡卧位;(2)颈胸手术:多采用高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3)腹部手术:多采 用低半坐卧位,以降低腹壁切口张力;(4)脊柱或臀部手术:常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2、术者在术后3天内每天亲自查看病人1-2次,麻醉医师术后第2日访视病人,观 察病情变化有记录,以预防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3、术后连续记录3天病程记录,内容包括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4、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术后患者,应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并发症,知道病情稳定。5、仔细检查切口,了解切口情况,发现切口有渗血、渗液

4、及时更换敷料。主管医 师应亲自换药,一些特殊的切口、复杂的换药应由主治医师或主治以上医师亲自处理 换药,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6、加强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根据病情、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选择有效 抗生素,危重病人要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避免二重感染。7、术后护理:(1)详细了解麻醉种类、手术方法、手术过程、术中输液、输血和 用药等情况;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合适卧位;(2)接病人后及时观测生命体征,检查切 口可引流管位置及固定情况;(3)根据手术大小、麻醉情况按常规检测生命体征、病 情、切口和各种引流情况,一旦发生切口渗血、渗液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并详细、 及时、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4)根据病情和手术性质的需要,认真做好术后护 理及术后康复指导。8、术后无特殊情况,在全面评估病情的前提下,鼓励病人床上活动或及早下床活 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1) 、卧床活动:病人麻醉消失,自清醒后开始,可进行深呼吸活动、有效咳嗽、 翻身、四肢屈伸运动。(2) 、离床活动:根据手术种类及身体情况,在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后,先坐在 床边做深呼吸和咳嗽,再在床旁站立、行走,逐步增加活动范围、次数和时间。9、对于非计划重返手术的患者,严格按照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的规 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