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60477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一一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说 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本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引导学 生阅读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中外经典小说。这是对本册“小说”单元的 拓展和延伸。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走进书中主人公的生活,与主人公 一起分享欢笑和喜悦,经历磨难与痛苦,从中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该板块由引言、“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 部分组成。引言以凝练的语言点明人的一生是成长之旅,并指出有的 小说讲述了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孩子,以激发学生阅读这 类小说的兴趣,开启阅读中的成长体验。“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 以读更多”,通过简要介绍小说内容、展示精彩

2、片段的方式,引导学 生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这三本书都是讲儿童生 活的,贴近儿童的认知,而且情节生动、趣味性强,适合六年级学生 阅读。二、说学情本次“快乐读书吧”安排的读书活动是整本小说阅读,因此学生 的阅读活动在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开始之前就应该进行完成。本单元的 主题是“小说人物形象”,分享的是作者作品成长的故事,通过感悟 他们生活中的欢笑、喜悦和磨难、痛苦,培养学生勇敢地面对未来。 因此,课前安排的阅读活动,除了教材上建议的三本,还可以让学生 阅读草房子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成长小说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三、说教学目标1. 鼓励学生阅读成长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 读成长故事的

3、乐趣。2. 引导学生体会成长故事中的人物特点,读懂成长故事中蕴含的 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3.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 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成长故事中的人物特点,读懂成长故事中蕴含的道 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 读的兴趣和习惯。五、说教法学法针对快乐读书吧的特点,我采用的主要有引导、讨论交流、归 纳总结等教学方法。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名言导入,揭示主题1. 出示关于书籍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

4、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一莎士 比亚2. 导入: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在阅读中,我 们不仅能够开阔视野,积累语言、获得更多知识,也可以在书 中认识不同的人物。今天,我们的学习就是关于阅读的一一,快 乐读书吧。(同步板书和主题)3. 学生齐读课题。4. 过渡:此次阅读的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我相 信在我们童年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欢笑与喜悦,也会有 磨难和痛苦,关于这些或甜或苦的经历,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 话要说吧。5. 学生自由和指名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童年中印象深刻 的人或事。6. 过渡:无论是难过的事情,还是开心的事情,这些都是我 们人生的宝贵经历,而我们每一次

5、的经历就是一次成长,每一 次的笑与泪,都在教我们勇敢向前。今天,我们阅读的这几部 小说,都是关于主人公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们的笑与泪,经 历与成长。板块二认识文体,感知人物1. 出示童年的部分插图和高尔基的图片,引出童年 这本书。2. 指名学生分享童年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1908年到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 寓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有一次,列宁认为高尔基的经历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便建议 高尔基将这一切都写下来,于是就有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一 一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3. 过渡: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介绍的 是阿廖沙311岁童年

6、的经历;在人间则写的是阿廖沙11 16岁的经历,我的大学写的则是16岁以后的经历。这种记 叙主人公从幼年到成人,从天真无知到成熟的历练过程的小说 就是“成长小说”。4. 出示教材引言部分的内容,学生默读并认识成长小说。5. 让学生结合童年的阅读经验,尝试理解什么是自传体 小说,教师适时指导。自传体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 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6. 指名学生分享课前阅读童年的发现,教师同步点拨明 确童年一书的主要内容。童年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之后,母亲瓦尔瓦拉 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专 横暴躁、自私、经常毒打孩

7、子,曾经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大病一场。除了脾气暴躁的外祖父,还有两个为争夺财产而整 日吵架、打架的舅舅,他们让阿廖沙经常恐惧不安。幸好,阿 廖沙的外祖母慈祥、善良,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 的心。7. 指名学生分享阿廖沙给自己的印象。8. 引导学生围绕阿廖沙梳理小说的人物关系并形成关系图。9. 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语言、 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来阐述和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阿廖沙:坚强勇敢、自信、不屈服于权贵、善恶分明房客“好事儿”:知识渊博、沉默寡言母亲:坚强善良、淳朴美丽外祖母:善良乐观、刚强能干外祖父:吝啬贪婪、精明凶恶小茨冈:乐观淳朴、争强好胜、喜欢逞能板

8、块三编制大事记,梳理情节1.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记录卡和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 指导。2. 四个人一个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记录,并对作品 进行回顾,试着根据每一个章节出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给每一个章节写一个标题。3. 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4. 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交流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质疑或补 充,教师适时指引和归纳,并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借助 这种给章节写小标题的方法来概括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父亲的去世。第二章:凶残的外祖父。第三章:小 茨冈的惨死。第四章:外祖母。第五章:苦难的身世。第六章: 争夺家产。5. 引导学生回顾和交流阿廖沙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和高频词

9、事 件。6.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适时指导,并让学生 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借助这种抓关键事件和高频词事件来梳理 阅读文本的情节。挨打:被外祖父打,几乎每个章节都有这个情节。争吵: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争吵,尤其是为利益的争吵。死亡:父亲去世、母亲去世,小茨冈惨死等。搬家:不停地搬家。改嫁:母亲的改嫁。7. 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和关键事件的共同特点一一苦难。8. 总结: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童年往往是一生中最难忘、 最快乐的时光,但是贯穿在阿廖沙童年中的却是“苦难”。不过, 阿廖沙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于是苦难只是把阿廖 沙变得更强大,促使阿廖沙成长。9. 让学生谈谈自己成长中的关键

10、事件。板块四 关注环境,体验感动1. 抓住关键事件中的“搬家”,让学生回顾小说中关于阿廖 沙“搬家”的情节,找出阿廖沙搬家的历程,绘制搬家地图。2.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小说,自行绘制,教师巡视指导。3. 学生自由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适时指导并归纳板书,同 时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指导。昏暗狭小的屋子一一染坊一一勃列沃伊大街的漂亮大宅子一 一缆索街的可爱新宅一一冰冷的地下室一一继父家里一一库娜 维诺的砂石街租住的小房间4. 让学生找出每次搬家之后对家描述的语段,小组合作完成 相关的任务。默读阿廖沙每次搬家之后对家的描述的语段,体会阿廖沙眼 中的“家”与自己的遭遇以及情绪中的密切关系。5. 小

11、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6. 小组派代表分享合作的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教师适 时指导。(1) 引导学生分享找到每一次对家的描写语段,让学生用自己 的话描述一下阿廖沙眼中的“家”。(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每一次搬家的原因的探讨,体会阿廖沙眼 中的“家”与自己的遭遇以及心中情绪的关系。面对一次次的搬家,面对家庭的不断变故,阿廖沙对“家”的认识不仅仅是眼中所看到的,更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认识。7. 总结:不仅仅是高尔基的童年里阿廖沙成长的故事深 深地打动我们,还有其他作家笔下关于成长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情节让我们记住了一 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孩子们,让我们做个快乐

12、的会读书的人 吧,从更多的作家作品中找到主人公成长的欢笑和喜悦、磨难 和痛苦,感受小说传达的真善美。七、板书设计快乐读书吧 提升做人品味 读懂故事内容 学习写作方法八、教学反思1. 课前充分阅读,认识成长小说本次“快乐读书吧”安排的读书活动是整本小说阅读,因此学生 的阅读活动在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开始之前就应该进行完成。本单元的 主题是“小说人物形象”,分享的是作者作品成长的故事,通过感悟 他们生活中的欢笑、喜悦和磨难、痛苦,培养学生勇敢地面对未来。 因此,课前安排的阅读活动,除了教材上建议的三本,还可以让学生 阅读草房子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成长小说有一定程度的理解。2. 关注策略指导,明确阅读方

13、法为了落实教材小贴士提出的两个阅读方法,教材选择的三本小说 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小说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这部分内容, 明确阅读方法。以童年为例,这本小说人物比较多,但都是围绕 着主人公阿廖沙塑造的,为了理清这些人物关系,可以设计一个人物 关系图,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小说的主要人物、发生在这些人 物身上的重要事情以及自己对这个人物的评价。3. 注重阅读记录,多种形式展示为了帮助学生读后能有所得,并方便以后开展交流活动,教师应 该提醒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好阅读记录。阅读记录的方式包括读书记 录卡、阅读流程图等,学生可以填写自己的阅读进度、读到的故事内 容、牵涉的人物等,根据自己每天的阅读情况作记录。在阅读交流活 动中,可以采用多种活动方式来开展,如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阅读记录 卡、制作人物资料卡、制作班级板报等,形式可以多样化,在加深对 这三本小说的认识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