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评价办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60282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评价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岗位评价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岗位评价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岗位评价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岗位评价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位评价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评价办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岗位评价办法编制: 顾问组 日期: 年 月 日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岗位评价办法为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充分、有效地发挥薪酬分配的内部激励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岗位评价办法。第1条 评价原则(一) 科学、合理设置岗位评价体系;(二) 公正、客观、合理地反映岗位价值差别。第2条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为组织设置的所有岗位。第3条 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一) 岗位评价是指通过对不同的岗位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对能力的要求与工作环境的差别,进行科学的测评和计量,综合评价出不同岗位的劳动

2、价值差别。(二) 评价因素指标体系由4大要素组成,分别是工作责任、知识技能、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三) 每个因素的详细定义及层级类别见附件岗位评价因素表。(四) 依据各因素对企业综合经营目标的影响不同,设置不同的权重,各项评价因素的具体比例分布如下表:评价因素比例子因素分数分配评价因素比例子因素分数分配工作责任391.1 决策责任70知识技能302.1 学历要求401.2 成本费用控制责任542.2 工作经验451.3.1指导监督责任(数量)252.3 知识(多样性)251.3.2 指导监督责任(层次)252.4 知识(专业深度)401.4 内部协调责任402.5 语言文字应有能力251.5

3、 外部协调责任552.6 计算机应用能力251.6 组织人事的责任452.7 创新与开拓501.7 制度、法律的责任552.8 综合能力401.8 安全管理责任45工作强度243.1 工作压力因素55工作环境74.1 职业病或危害性203.2 脑力辛苦程度404.2 工作条件舒适程度203.3 工作体力强度354.3 工作地点稳定性153.4 工作均衡性254.4 工作时间特征203.5 工作复杂性40第4条 岗位归级岗位归级是运用岗位评价标准对不同的岗位评价因素,按照岗位评价因素表进行量化评分,岗位的各因素评价分数之和,即为本岗位的评价得分,同时按照等级表划定的分数段根据岗位评价的总分数给对

4、应各岗位进行归级,最终确定本岗位对应的薪酬级别。第5条 评价组织岗位评价是一项影响大、工作要求高、工作内容复杂,评价结果比较敏感的工作,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与公司制度相适应的薪酬体系。为此,公司应成立专门的岗位评价小组负责实施岗位评价工作。岗位评价小组由企业的管理骨干、聘请的有关专家及员工代表组成,并对岗位评价小组成员的资格条件及其构成比例作明确的规定,小组成员的资格条件与构成比例规定如下:(一) 资格条件1、 参加岗位评价人员应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2年以上公司工作经验;2、 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沟通能力良好;3、 为人正直,富有责任心,对事物能进行客观、公正地判断和评价;4、 对公司状况

5、及各岗位运作情况熟悉。(二) 评价人员一般构成比例评价人员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员工专家、顾问人数比例20%60%20%一人(三) 专家、顾问1、 专家顾问主要负责岗位评价小组成员的培训与评价辅导,统一评价的口径,并及时解决评价过程中遇到的评价技术方面的问题。2、 专家顾问可以是外部咨询机构人员,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专家人员。3、 专家小组成员负责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的归类整理。第6条 评价方法岗位评价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专业性强,为使评价工作公正、合理,评价采用记名的办法进行。1、 评价组分为3个小组,第1小组负责所有因素的评价;第2小组和第3小组各负责其中一半因素

6、的评价,互不重叠。2、 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评价结果,对各岗位的评价分数进行汇总,并在各评价子因素的汇总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分别计算出各子因素的平均分值;依据各岗位的评价得分,对所有被评价岗位进行归级、排列,并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横向/纵向),最后确定各岗位岗级。3、 复审程序:公司高层对评估项目小组提交的岗位评价结果进行复审,对有疑问的岗级进行咨询,由评估小组做出释疑。第7条 组织保证为确保岗位评价能公正、客观、合理地反映岗位差别,并保证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应做好如下工作:1、 挑选公正、正派且基本能了解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内容的评价人员。2、 做好评价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了解各评价因

7、素的准确定义。3、 评价人员要依据岗位评价要素,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工作。4、 务求做好评价过程和评价原始数据资料的保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统一收存。公司高层可以调阅,中层及员工对相关岗位评估由疑问的可以提出申请,由人力资源部进行释疑。5、 岗位评估工作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在未公布前,应做好对办法、原始数据资料、过程处理资料和评价结果的保密工作。第8条 附则(一)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二) 本办法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三)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修订,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附件一:岗位评价因素表 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评价标准表等级一、工作责任因素1.1 决策责任

8、因素定义:以参与公司决策的层次及决策影响的范围作为判断基准。低中高1执行性或操作性岗位,无需对工作进行计划或组织,只要按指令办事。一般不影响他人,仅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3582工作需要进行计划或组织,工作结果对他人的工作或流程有直接影响。913173工作决定直接影响主管的班组或专业工作,并对该班组或业务工作业绩负责。1821244工作决定直接影响一个二级部门工作,并对该部门的工作业绩负责。(主管级)2532395工作决定直接影响一个一级部门工作,并对该部门的工作业绩负责。(经理级)4047546工作决策直接影响几个一级或二级部门的工作,并对分管部门的整体工作业绩负责。5560657公司最高决

9、策者。70等级一、工作责任因素1.2 经济效益及成本控制责任因素定义:指岗位在成本、费用控制和经济收入增加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其大小以影响的数额和控制的难易程度作为判断基准。低中高1基本上无经济责任。3582工作涉及的经济因素少,容易控制或控制流程严密,损失容易避免,经济责任较小。913173工作涉及的经济因素较多,影响的数额较大,监督控制在技术上有难度,需要花较多时间和精力来预防,有较大的经济责任。1821244工作涉及的经济因素多,影响的数额大,监督和控制的难度大、环节少,难以预防控制,经济责任大。2532395高层的主要经济决策者,担负影响企业生存或发展的经济责任。404754等级一、工作

10、责任因素1.3.1 指导监督责任因素(数量)定义:指工作中所应承担的监督管理责任,其责任的大小以岗位所有下属的数量作为判断基准。低中高1无下属,无监督指导责任。02无下属,原则上只对自己负责,但有时与本岗位有关工作有一定的指导。1353下属人数3人以上;或有专业管理责任,对专业有权威的指导监督职责。6794下属人数10人以上。1011135下属人数20人以上。1415176下属人数50人以上。1819217下属人数100人以上。222425等级一、工作责任因素1.3.2 指导监督责任因素(层次)定义:指工作中所应承担的监督管理责任,其责任的大小以指导监督的管理层次作为判断基准。低中高1无下属,

11、无监督指导责任。02无下属,原则上只对自己负责,但有时与本岗位有关工作有一定的指导。1353直接监督指导基层班组;或有专业管理责任,对专业有权威的指导监督职责。6794直接监督指导二级部门工作。1011135直接监督指导一级部门工作。1415176直接监督指导多个一级部门工作。1819217直接监督指导整个公司工作。222425等级一、工作责任因素1.4 内部协调责任因素定义:指在公司内部需要开展的业务协调活动。其责任大小以协调对象的层次、数量、频度及协调不力的后果作为判断基准。低中高1仅与本部门员工进行工作协调,偶尔与其他部门进行一些个人协调,协调不力仅影响本部门的工作。4572与相关部门员

12、工有密切的工作联系,协调不力将影响双方部门的工作。811143需要与部分部门负责人进行密切的工作协调,协调不力对公司有一定影响;或几乎与本公司所有一般职工有密切的工作联系。1520254与公司经营层及各部门负责人有密切的工作联系,在工作中需要随时保持沟通,协调不力对公司有较大影响。263340等级一、工作责任因素1.5 外部协调责任因素定义:指维持公司外部工作关系所负有的责任,其责任大小以协调对象的层次、数量、频度及协调不力的后果作为判断基准。低中高1基本不与外界进行业务联系。22需要与外界进行业务联系,但业务内容简单或联系频次低。3573与外界进行常规性或定期联系,频次不高,多数是接受信息或

13、内容仅涉及部门业务。812164常与外界联系,要主动获取信息或对外界施加影响,但基本不影响公司经营和决策。1721255需要与外界发生经常性联系,代表公司办理重要事情,会局部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决策。2632386负责与外部单位负责人深入沟通或谈判,联系的原因往往涉及重大问题或影响决策。394755等级一、工作责任因素1.6 组织人事责任因素定义:指对人员的甄选、考核、激励、培养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以权力行使的范围作为判断标准。低中高1一般不负有组织人事的责任。32工作中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或考核。49143对分管班组范围内职工有甄选、考核、激励、培养的责任。(主管级)1520244对本部门所有职工具有甄选、考核、激励、培养的责任,或专业从事组织人事工作,对企业的组织人事工作在政策或业务上有直接影响。(经理级)2529345对公司或分管的几个部门的职工具有甄选、考核、激励、培养的责任。(含HR负责人)354045等级一、工作责任因素1.7 制度、法律责任因素定义:指在工作中需要拟定公司规章制度(含技术标准或文件),拟定或签订法律性文书(含合同、协议),并对其履行结果承担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视法律文书和公司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