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598082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一起看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

2、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025 32-0 09 30 、出示:05设置悬念 、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

3、,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

4、算式 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平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那0 除以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 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的数都得0” 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和0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

5、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 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现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27呢 (二)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 、引导学生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先算张明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6、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刚才我们算出了张明每分钟跳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

7、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张明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

8、 三、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堂练习,内化新知 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习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 30练习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2 7204=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课本8P9 教学目标: 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

9、的过程。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玩中学。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0、 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元。 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完成“试一试”第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完成“试一试”第2题。 学中做。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改为“小明带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 做中得。 完成“练一练”第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完成“练一练”第题。 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

11、。这些问题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许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 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掌握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能力教学点】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竖式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

12、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引导学生估算。 师: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要付多少邮费呢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3)交流算法。 、1元+12元=1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 、1元=1角,2.8元12角,16128144角, C、用竖式: 1.6 128 14 【设计意图】先自己思考,经

13、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再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活跃学生思维。 (4)讨论。 提问:用1.6128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和整数加法一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算法,让学生能掌握算法。 2、尝试练习 (1)2包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2)小红付给阿姨15元,应找回多少元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试做。 汇报交流算法。 (3)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和整数减法一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结竖式算法,让学生掌握竖式算法。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和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揭示课题,板书: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三、巩固练习。 1、书本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其计算,选几题说说计算的方法。 2、森林医生。 说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将其订正在旁边。 3、书本第3、4、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列出算式并计算。 (3)全班交流,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