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枯燥计算说.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59388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枯燥计算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向枯燥计算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向枯燥计算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向枯燥计算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向枯燥计算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枯燥计算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枯燥计算说.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枯燥计算说“不”小学低年级趣味计算之我见太湖县新城小学 徐勤彬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机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显然,与数学学科其他学习内容相比,计算教学无疑是枯燥的,计算的练习过程也是比较乏味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把学生从机械、枯燥、乏味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怎样增强计算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计算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爱计算、算得对、算得快,怎样使计算教学由实际生活引入,让学生在观察中领悟

2、,在操作中理解,在比较中概括,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就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一、内容呈现情境化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找准切入点,创设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让学生沉浸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愿、兴奋地投入到探究新的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我把教材中的“联欢会发放矿泉水”这一学习情境改成了本班的真实生活素材:学校马上就要评文明班级了,班主任汪老师统计了一下,发现我们104班有

3、董宏宇、汪海洋、吴怡静等同学主动捡废纸24次,王大川、周雨婷、卓然等同学9次捡到钱或东西交给老师。同学们,大家能帮汪老师算一算,我们104班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吗?出现名字的,都是我班的一群调皮鬼。我惊奇地发现:他们这节课表现得特别出色,思维特别活跃,发言也非常积极。自然,教学效果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又如:(1)这是严含妈妈开的玩具小店,假如爸爸给了你35元钱,你最想买的玩具是什么?买完玩具你还剩多少钱?(“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数”内容呈现)(2)刘宗徽的妈妈开了一家饭店,这是他家饭店的价目表。有一天爸爸带你去吃饭,请问你会为爸爸点哪两道他爱吃的菜?(“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内容呈现)以上呈现的

4、教学内容,均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令学生倍感亲切、兴奋,学习与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实践证明,在计算教学中,如果我们所呈现的数学情境能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尽可能多地呈现本班的真实生活情境,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二、探究过程活动化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是低年级计算的重要形式。著名数学家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低年级计算数学而

5、言,更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本。”“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个特点,引导和组织学生在算理的探究过程中,用学具或小棒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增加算理探究的趣味性,通过多种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36-8时,我充分利用“6或8不够减怎么办”的认知冲突,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心理需要,然后再组织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来探索不同的算法,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投身于操作活动之中。在组织学生交流算理和算法的时候,我适时用故事来设置疑问:“有一天,一个两位数36在街上玩,碰到了一个一位数8,8看到6比他

6、小,就欺负6,还百般嘲笑他。6哭着去找他十位上的大哥哥3。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十位上的大哥哥3,你会怎样来帮你的小弟弟6呢?”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说:“老师,我会先拿出一个十,消灭8后,再来与大部队会合。”有的说:“我会先派出一个十与6合起来,变成16来对付8。”整堂课,我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多感官参与探究,再加之以幽默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使一节枯燥、难懂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有趣易懂的计算课。三、练习形式多样化在计算教学中,练习起着熟练计算、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教师不能简单、粗糙地处理计算教学中的练习环节。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计算练习的趣味性,综合运用各种

7、策略调动学生,使学生在趣中练,在练中乐,培养学生对计算的信心与兴趣。下面略举几种笔者尝试过的趣味练习形式。1、游戏性练习。儿童的天性爱玩、好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巩固计算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摘苹果、巧手配对、凑21点、抢100等。从游戏的合作伙伴来分,又有课内的师生游戏或生生游戏、课外的亲子游戏等。游戏性练习可以点面兼顾,信息反馈及时,学生乐于参与。2、竞争性练习。比如,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我就安排了一次小组竞赛:第一组用50连续加2,

8、第二组用50连续加3,第三组用50连续减2,第四组用50连续减3。每算对一题积1分,看哪组积分最高?喜欢竞争,这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练习课中,适时安排一些竞赛性练习,既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有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融洽师生感情,培养团体精神。3、猜数练习。我经常在练习课上组织猜数练习。如学生任想一个数,用这个数加9减8加7减6即( )+9-8+7-6+5-4+3-2,然后告诉老师答案,老师就能猜出你想的是哪个数。待引导学生弄清规律后,再与同桌互相猜数。对学生来说,这类题型新颖有趣,常常乐此不疲。4、学生出题,合作练习。常规的练习课上,往往都是老师出题,学生做题,但有时教师

9、也可以打破这个惯例,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题。教师可以规定相关的出题要求,如简单的要求:写出十几减9的所有题目;稍高一点的要求:写出得数是13的所有加法算式。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答题;或是一学生出题后,再由他请自己的好朋友答题。这样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练习形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四、课外作业生活化低年级学生的练习主要以课内为主,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数学又是一门“源自生活、服务生活”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多布置一些富有生活情趣、活动性强的作业。如:“我教妈妈学计算”,“我帮妈妈去买菜”,“我和爸爸比一比”,“卡片帮我练口算”都是比较好的课外计算练习形式,学生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克服他们“厌算”的情绪,一举多得。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对于计算教学,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作为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挖掘计算的魅力,向枯燥的、乏味的计算说“不”,不要让学生在枯燥的计算中泯灭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