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58890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信息焦点指的是课文中凝聚全部思想内容的关键部分。篇有篇的信息焦点,段有段的信息焦点,甚至句子也有句子 的信息焦点。詹天佑中“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 回击 ”这句话含括着三个要点: (1)“这件事 ”指修筑京张铁路 提前竣工;( 2)“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 ”实为帝国主义藐视中 国;(3)中国给帝国主义有力回击。这三个要点分别指向课 文第三、第二和第一、四段以至课文的思想意义,蕴含了课 文的全部思想内容。它是篇的信息焦点。穷人第一段中写: “桑娜沉思着: 丈夫不顾惜身体, 冒着 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勉 强填饱肚子。 ”这个描写

2、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也含三个要点: (1)丈夫怎样勤劳; ( 2)桑娜自己怎样勤劳; (3)生活怎 样贫穷。该段的全部思想内容都含在这句话中。这句话是该 段的信息焦点。大海的歌 中有 “只见海港两岸, 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 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 如卫队, 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这个长句子。 它虽然写 到的事物很多,但都围绕 “装卸吊车 ”和“海轮 ”来写。引导学 生抓住这两个词扩展延伸,就可牵动句子的所有词语进行感 悟。这两个词是该句的信息焦点。寻绎信息焦点的目的在于优化导读结构。因为信息焦点具有 如下功能:(一)扩展功能。由于信息焦点与阅读客体中的各

3、信息点均 能取得意义上的联系, ”所以,导读时, 扣其关键点, 散发开 去,便能辐射全区。比如詹天佑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学 生自读全文感知篇整体的基础上,带着帝国主义怎样藐视我 国的初步认识去自读该段,从中领悟到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 铁路的计划后,帝国主义国家出来 “阻挠”和“要挟 ”。然后教 师引导学生围绕 “阻挠 ”深入阅读体会。学生阅读该词所在的 第二句,从内涵到外延了解了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 从中提出 “争夺修筑权 ”进行质疑讨论; 为了理解帝国主义 “阻 挠”的目的, 学生细读该段第一句, 认识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 及其重要性,并牵动 “控制”一词深究;了解帝国主义 “阻挠 ” 的结

4、果,学生可深入读思第三、四句,带出重点词 “要挟 ”展 开讨论,并辐射到第五、六句的自读感悟。该段的各句话各 个重点词,就在反复叩击 “阻挠 ”一词中得到理解。学生不但 认识了帝国主义怎样藐视中国,而且对当时中国国力衰弱, 人才凋零也有所感知。甚至在自读自悟中把握了组句成段的 方法,提高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二)审美功能。由于信息焦点因文而异,可能在阅读区开 头,可能在阅读区结尾, 可能在阅读区中间; 可能是一句话, 一个词,一个段落,也可能是一幅插图。因而,抓信息焦点 建构导读思路便可多形式多角度,灵活多样,跌宕起伏,既 可指导顺向阅读,又可指导逆向阅读,还可指导展开式跳跃 式阅读等。 这

5、就给学生各种新异刺激, 使之产生不同的美感,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李时珍一文第二部分围绕本草纲目写了四段话。教 师先让学生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认识本草纲目是 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学生通过读议 “一百多万字 ”“一千八百多 种药物 ”“译成几国文字 ”等语句,总结出那是一部规模宏大, 价值很高的药物书。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疑问: 本草纲 目中记载的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记了哪些内容? 教师就引导学生去读该部分的第一自然段,了解旧药物书的 缺点。从“有用没记载 ”悟出其不全, 从“只记名称, 没说明生 长情况 ”悟出其不详, 从“记错药性和药效 ”悟出其不严。 由旧 药物书的 “不完善

6、”到本草纲目的 “完善 ”,学生自然领悟 到“一千八百多种药物 ”中的每一种均可能记有名称、形状、 生长情况、药性、药效并附图样等厂学生还想了解李时珍能 够详尽记载这么多药物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读本部分 的第二、三段,细读写李时珍积累、访问、采药、编写等语 句,从中体会出李时珍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本段的信息焦点 在阅读区结尾,可采用逆向导读思路。 伟大的友谊第二段,学生自读后提出 “困窘 ”一词不好理 解,因为连字典词典也没有该词。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读本段 第 3 至 5句,了解该词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 懂得“生活这样 困窘 ”的确定意义后,让学生自读其他各句话与 “困窘 ”的关 系。学生自读

7、一、 二句, 领悟到导致马克思生活困窘的原因; 从第六句的自读中懂得了马克思对困窘生活的态度,自读第 七句,懂得了恩格斯怎样帮助马克思解决 “困窘 ”的生活问题。 综合导读本段,学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为什么是 “伟 大”的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从中感悟到作者组句成段的方法。 该段的信息焦点在段的中间。采用的是展开式导读思路。 当信息焦点在阅读区开头时,可运用顺向导读思路。运用哪 一种导读思路,只是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导读思卿不是孤立 使用的。在导读过程中只有因文而异, 因材施教, 深入研究; 不断更新,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三)导向功能。 首先, 由于信息焦点有的是内容的凝聚点, 有的是思想感情的

8、抒发点, 有的是表达方式的启示点, 因而, 抓信息焦点导读可使学生由浅人深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 悟表达方法。其次,导学一篇篇文章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潜 移默化领悟到学习方法。今天领悟一点,明天领悟一点,从 这篇文章的学习中领悟一点,从那篇文章的学习中领悟一 点。这样一点一点地感悟积累,最终自行悟出怎样去阅读一 篇篇文章。抓信息焦点导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为 学生的自主阅读指示一条思路。其三,教学一篇文章,教师 的导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应该导在重点、难点上,信 息焦点,大多是文章重难点的汇聚点,抓信息焦点来导读, 可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当我们理解了信息焦点的功

9、能后,该怎样充分发挥其作用 呢?由于信息焦点的表现形式不同,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 是隐性的,训练学生的目的和着力点可能也有所不同,所以 运用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的方法手段也不尽相同。现仅举 几例如下:(一)朗读评价求抓住信息焦点,由此切入,反复指导学生 进行朗读训练,在训练的评价中引出导读区各教学点的一种 优化方法。 如我们也要当红军 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点有 “传 来”“清脆”奔“来”“恳切”等生字词。 如果把这些词语一个个单 独拎出来教学,就割裂了段中的词句的整体有机联系,如果 把突破口定在 “红军叔叔, 请等一等! ”这句话的朗读训练上, 就可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因为评价学生朗读该句的音

10、 质,可导向 “清脆 ”和所在的语句的阅读理解;评价学生朗读 的音长,可导出 “传来 ”和所在的语句的阅读理解;评价学生 朗读的音量,可引向 “停住 ”和所在语句的阅读理解;评价学 生能否读出喘息感,可引出 “奔来 ”及其语句的教学;综合评 价以上各点,可使学生体会到两人要当红军的迫切心情,从 而牵动 “恳切 ”及该句的教学。 每评价一次都发出一种信息波, 辐射一个信息点,经若干次辐射,使学生获取全息,把获取 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把理解内容与体缩感融为一体。(二)练习扩展。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 计具有扩展能力且含不同答案的练习题,待学生完成后,针 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

11、动各部分教学的一种方法。如 教学我要的是葫芦 。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 学生再读全文填空: 一()葫芦。学生有的填 “个”,有的填 “棵”, 可就势抓导读理解:讨论 “个”与 “棵 ”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 第一段,读析该段第一至三句及理解生字词,认识 “个 ”含在 “棵”中;读析该段第四至五句,理解 “个”与 “棵 ”的关系,感 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 “我 ”要的是 “个 ” 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阅读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 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 “棵”只要 “个”的特点。 讨论这个人能否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 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今后再 种葫芦将会怎么做,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辩证 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本文的信息焦点是 “个”与“棵 ”的联系, 抓住它设计练习,从讨论中展开导读,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此外,还有 “插图引导 ”问“题导向 ”“质疑解疑 ”比“较辨析 ”“揭 示矛盾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