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考试题.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58862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文化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文化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考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一、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2)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儒家讲求入世主张学而优则仕,大量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对科技发展不重视。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对科技的发展重视不

2、够,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依旧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称为奇技淫巧,即使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也只是对西方的部分实用技术感兴趣,对西方的科技缺乏全面的认识。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中国古代的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青史留名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3)重 道轻 器等传统观念对科技发展的束缚自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儒家重 道轻 器, 重人文轻理工, 慎修身斥技艺, 提倡 君子不器。儒家所追求的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儒生们的心目中 穷天理, 明人伦,讲圣言, 通世故乃是做学问的主要目的和任务(4)科举制的教育制度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

3、障碍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由于封建统治者维护传统的理学和皇权统治, 无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因此, 虽然在17 世纪初至20 世纪初的400 年间, 受西方科学技影响,中国发生多次关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法、教育制度以至官僚制度的变革,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变革始终摆脱不了皇权统治至上观念的束缚, 最终科技还是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5)社会动荡影响科技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清朝晚期虽然有大批的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试图挽救民族危亡。但是政局不稳,吏治腐败报国无门。尤其是清朝结束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之中,中国的科技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

4、上影响中国科技的发展。一、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2)重政轻计、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3)封建制度的扼制。首先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不仅比例极小,而且待遇十分低微。其次,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二、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

5、也不应该流于急躁。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由博反约。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一、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先看中国古代化学与道教的关系。道教的最终目标是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了实

6、现这一目标,道教徒们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服食丹药。为了制作丹药,道教徒们写了许多炼造金丹的书,做了很多次炼丹实验,正是这些炼丹理论和实践,翻开了中国古代化学史重要一页。 再看道教和中国古代医学、药物学的关系。道教炼丹家往往兼攻医学和药物学。例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对于药物之制作方法、治疗和预防都有详细记载,对于今天的药物学和中医治疗仍有积极意义。道教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功方面。其源头之一就是道教守一、存思、服气、内丹等修养方法。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仅就小说一系言,从六朝至宋明,许多作品都深受道教的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道教对中

7、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如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遍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二、中国文化的特点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但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所谓的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质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

8、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国家一体”的格局。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长期运作于中国的农业 自然经济,是一种商品交换欠发达、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因此,“国不堪贰”是尊君传统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如此方能为朝廷提供租税赋役,

9、保障社会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社稷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之虞。因此,“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致被摆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之处。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它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但是在对于自然

10、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却受到忽视。儒家思想在这方面表现的特别明显。 (7)经济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中国伦理型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这就是它的经学传统。所谓经学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三、中国古代史学的成就。(1)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2)贯通古今的编年史。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3)列朝相承的纪传史。隋志把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视为纪传体之祖。(4)典章制度的渊海。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目录学家合称为“三通”(5)纪事本末与史评。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理解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11、主义文化的哲学思考。 (1)从“会通超胜”说到“古今中外法”。在新中国文化建设基本方针和道路这一重大问题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一主张不仅有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是先进的中国人长期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 (2)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首先,当代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辨认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和“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3)中国文化的认同和适应。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途程中

12、,都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矛盾运动,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他又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强大自己,这种矛盾运动,文化学上称之为“认同”和适应。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传统及其深厚、哲学慧根十分发达的泱泱古国,它的民族文化认同心里更较其他民族为甚。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机制和历史上长期的领先地位,遂产生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心态。 (4)中国文化的综合和创新。“综合创新”论是学习、继承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法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了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了正确的理论导向。 综上所述,我们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