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58824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第22课 短文两篇第一课时陋室铭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背诵并翻译课文; 2、能正确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理解作者那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预习导学 1、积累文中的生字 2、关于作者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_(772842),_ 代诗人,哲学家。字_,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3、关于“铭”(结合课下注释) 铭是古代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2、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4、疏通文意合作探究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5、“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当堂检测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词。有仙则名名: 有龙则灵 灵: 斯是陋室斯:惟吾德馨 馨: 谈笑有鸿儒鸿: 儒:往来无白丁白丁: 可以调素琴调: 素琴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无案牍之劳

3、形劳:形: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无丝竹之乱耳 之: 何陋之有之:无丝竹之乱耳 乱: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3、陋室铭的作者是 , 代 家。“陋室”意为 ,“铭”指 。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句是 。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 的愿望和 生活情趣。4、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