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58764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熟悉5个二类生字,会写6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存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日教师和你们一起乘坐时空转换器去远离现代社会长远的唐朝看看去。(展现山行的图片)一条小小的石子路,弯弯曲曲地通到远远的高山上。想不到在峰峦起伏、云遮雾罩的深山里,还有几户人家居住着。我们把车子停下来了,那是由于留恋今晚枫林的风光。啊,经过霜打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

2、要红呢!真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山行,这是唐代一位诗人杜牧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特别严谨。在生命的最终时刻,他将自己的作品进展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足的烧掉。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二、新授 (一) 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 教师配乐范读,提示学生留意停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学生朗读,留意读准字音。 3. 学生感悟古诗大意(实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 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爱的方

3、式画出来,进展出声认读。 2. 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 径、斜、亭、车、霜: 3. 稳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嬉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 作业:熟背古诗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行:象形字,古文字为“ ”,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本义指道路。道路是供行人行走的,故引申出“走路”的意思。又由道路供行人行走引申为流通、传递。 银行、行家中读hng 远:形声字。字谜:二儿走之行千里。 亭:象形字。“丁”的上局部象高台上的一凉亭外形,也可以把“丁”视为简易的亭子的外形。 停:形声字。从人,亭声

4、。本义是指人止息停留。 字谜:人到亭前步便止,遮阳挡雨好停留。 车:字谜:东字两点连,连成始终线;回家坐上它,千里一日还。 霜:形声字。顺口溜:霜字雨头下加相,寒露过后是霜降;遍地好象撒白盐,似雪非雪这是霜。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稳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背诵古诗 2. 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课后练习 1.填字、涂色,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 2.读一读。 先读一读,在写一写 三、背一背 作为学问的积存,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四、作业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悉10个生字,会写“如”“官”等8个生字。留意“如”在虚宫格呈现

5、的外形为左梯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诗人的情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预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会背哪些古诗?(指名随便背诵古诗20首)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教师写两个字看看谁熟悉。(板书:岑参(加拼音)。学生随教师多读几遍。(简介)边塞诗人岑参擅长描写冬天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后人对他文章中的两句诗偏爱不舍。想知道是哪两句吗?现在就让我们与岑参一路同行,去体会他诗中的意境吧。(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齐

6、读课题。用“送”组词:送别、送行 这首诗就是一首送别诗,现在就听教师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请你把它圈起来。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仔细听不熟悉的字或不熟识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2.检查自读状况,小组合作,沟通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样记住“折、梨”的?(生汇报识字方法。) 点拨 (1)“梨”是形声字;他它能组什么词? (2)“折”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sh;与“拆”区分;生书空。板书: 折:zh(打折) sh(折本) 3.说一说:诗中

7、写什么时间的风光?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点拨 (1)冬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北风声) (2)播放风声,想象说话:你眼前消失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 白雪皑皑,北风咆哮,看到这样的一幅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雪景图) (4) 好朋友要远行,但不久的将来你们还会重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结合每一句进展朗读指导、训练。 4.配乐诵读全诗。(个人读、评价读、小组竞赛读) 5.背诵诗句。(男女生竞赛读、背)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官、送、归、折、胡、如、树、梨 2.认读、组词,用“送行”说话。 3.观看“送、官、折、树”的构造,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

8、留意什么? 4.重点指导“树、如、归”。 “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外形为左梯形。“女”要写得伸展,“口”要写得小些。 “树”是左中右构造的字,要把中间的“又”写得小一点,捺要变点。 “归”字构造左窄右宽。左边是一笔竖一笔撇,右边是倒山,最终一笔不出头。 5.学生描红、临摹。 六、沟通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各自宠爱和赞美的季节。古代诗人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外,还写了许多赞美冬天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去回忆一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 凌寒单独开。王安石梅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七、课后作业、扩展活动。 积存赞美冬天的诗句。 一年级语文

9、第七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熟悉13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存词语。 4.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宋代有一个人叫范成大,与尤、杨万里、陆游合称“四大家”。他很有才气,屡次做官,他经常写一些描写农村风俗的诗。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带农忙的时候,他来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黄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麦也到了扬花授粉的阶段,油菜花多数都已经谢了,可是却不见人

10、影,原来人们在大忙的季节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飞过。看到了此情此景,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夏日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 新授 (一) 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 教师配乐范读,提示学生留意停顿。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 学生朗读,留意读准字音。 3. 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诗中的意思。汇报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 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出来,进展出声认读。 2. 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重点讲肥、稀、惟、蛱、篱。 3. 稳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嬉戏

11、完成 三、 朗读、背诵古诗。 四、 作业:熟背古诗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背诵古诗 2. 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梅:形声字,可用拆字法识记。木每=梅。 1.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味酸。2.梅花。3.梅的果实,本课取此意。 杏:会意字,指一种果子,即杏子。杏子是一种果树,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所以木下加个“口”。 肥:会意字。从肉,从巴。肉作偏旁变写为月。本义指胖,左“月”是肉的变写,右“巴”像一低头坐睡的人形。可敏捷识记为:懒人成天吃了就低头坐着打瞌睡,所以肉很

12、肥。引申为土地富裕、肥沃。 字谜:月儿长尾巴,胖得像猪娃;庄稼一枝花,全靠他当家。 麦:字谜“春夏交替”。“下面折文脚,上面王出头;此物获丰收,餐餐吃馒头” 采:爪字头儿 菜:字谜:采草而非草,每餐离不了。 一种植物(草字头)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这固然是“菜”了。比拟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颜色,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来用脚踩,加上草头就是菜。 无:字谜“天脚下拐弯”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稳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背诵古诗 2. 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 处理课后练习 1. 连一连 2. 读一读。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3. 写一写。先读后写 4. 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 针对学生反义词的训练。 5. 背一背 作为学问的积存,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三、 作业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熟悉8个生字,会写8个。了解“初”字的演化过程。熟悉两个偏旁。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7个一类生字,会认14个二类生字。学习两个部首:牛字旁、衣字旁。 教学预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关于花的一些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