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58394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化素养_常秀芬.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涉县河南店中学 常秀芬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介绍英语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并通过跨文化交际,了解西方人的社会态度。在英语课堂中我们从加强视觉信息的输入,创设英语文化氛围,加强 审美教育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词:视觉信息文化氛围审美教育文化素养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文化、提高素质、拓宽思维的过程。学习外国语言,掌握其技能,了解其文化,可以使学生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更频繁地接触、体验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介绍英语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并通过跨文化交际,了解西方人的社会

2、态度。在鼓励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过程中,减少对英语语言社会文化的迷惑与反感。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种尝试做法。一、加强视觉信息的输入,展示文化层面视觉信息不仅生动形象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长时记忆。而且视觉信息本身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英语新教材中穿插大量图片,包括动植物和人物图片、标志性建筑物、自然风光图、电影剧照、故事插图、民俗舞蹈图等,赏心悦目,扣人心弦,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传递了大量的非文字文化信息。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英语国家的文化世界里。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

3、和丰富的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视”“听”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人教版新教材英语九年级UnitTravel spotlight:Paris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法国巴黎的电视教学片。了解巴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气候条件、著名景点、风土人情等。激起学生对该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视觉信息提高了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力以及热爱世界的情感态度使文化渗透更为形象直观。二、创设英语文化氛围,激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英语学习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的行为规范,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时宣传中国文化,并把所导入的中外

4、文化内容和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对中外文化的学习和比较,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积累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异同,提高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建立在对本国文化深刻理解与认识基础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格修养,提高文化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可以在具体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时适当渗透外国文化。例如,日常见面时打招呼,中国人习惯问:“你吃饭了吗?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就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因为英语国家的人

5、们打招呼通常是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及兴趣爱好为话题的。同时年龄、婚姻状况等是隐私,特别对女士是不能随便问及这些问题的,否则会被视为没礼貌,甚至是冒犯。在商店、邮局、餐厅等服务场所,服务人员对顾客的招呼是“Can Ihelp you?”。例如英语中时间的表示法习惯上由小到大,即分、时、日、月、年;而汉语则是从大处着眼,由大到小了解称呼、打电话、道谢、恭维、赞扬、告别、致歉等方面与我们不同的语言使用规则,让学生知道并学会得体地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可以在具体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时适当渗透外国文化。例如,日常见面时打招呼,中国人习惯问:“你吃饭了吗? ”(Have you had you

6、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就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们打招呼通常是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及兴趣爱好为话题的。同时年龄、婚姻状况等是隐私,特别对女士是不能随便问及这些问题的,否则会被视为没礼貌,甚至是冒犯。在商店、邮局、餐厅等服务场所,服务人员对顾客的招呼是“Can Ihelp you?”。例如英语中时间的表示法习惯上由小到大,即分、时、日、月、年;而汉语则是从大处着眼,由大到小了解称呼、打电话、道谢、恭维、赞扬、告别、致歉等方面与我们不同的语言使用规则,让学生知道并学会得体地交际。 三、加强 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精神面貌和

7、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它贯穿在一切学科及其教学的全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语音、书写、课文内容等等均含有美的因素。通过教师良好的教学安排及精心设计,调动一切审美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增强审美意识,使其如身临其境,融入教材。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操作:(一)、让学生感受语音、语调的韵律美如在教学sit down的读音时,引导学生学习失去爆破音的读法。这样读出来不仅弥补了缺陷,反而一个停顿却为音律增色不少,犹如“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韵律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轻重音。多音节的单词有轻重音之分,英语句子也是如此,这样读起来能显示出抑扬、强弱的变化,犹如乐曲中每个小节的节拍,让人听起来感到美的

8、享受。(二)、引导学生感悟构词美根据词义构造合成词是英语构词的一大特色。如super(杰出的,超级的),market(市场),合成词supermarket(超市);又如superhuman(超人的),superstar(超级名星),basketball(篮球),blackboard(黑板)等等。引导学生感悟构词美,不仅能帮学生轻松地掌握单词,扩大词汇量,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记单词的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三)、挖掘英语教材内容中的意蕴美在英语课文内容里塑造了不少感人的人物形象,如有名不见经传的Miss Evans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将自己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素昧平生的妇女,而自己选择了与船共沉。这

9、些形象何等崇高,何等悲壮!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审美意境的培养,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总之,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渠道很多,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发现,与总结。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没有人文素养的英语教学,那一定是干巴巴的语言教学,不可能体现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英语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编写教材,体现了英语学科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取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符合当今社会的特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参考文献:李秉德. 教学论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李萃英,赵风平. 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研究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9.罗少茜. 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