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58349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物理科普读物推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科普读物,“每增加一个数学公式都会使读者减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多数人对于繁杂公式的恐惧。学习物理我们首先要学习它的思想,而不是一开始就计算。下面介绍一些通俗的物理科普读物,希望它能开启你的思维,给你带来享受!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本书将带你做一次量子之旅。我们从神话时代出发

2、,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我们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你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你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不管你的水平如何,只要对科学和历史有一点兴趣,我们都诚邀你同行。或许,你将收获一次人生中难得的奇妙体验。巴蒂芬霍金生于1942年,他的生日恰好与伽利略去世的纪念日是同一天。他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

3、学系教授教席(这一职位曾由艾萨克牛顿担任)。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93年出版了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这本书是理论物理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内容已被许多科学论文和书籍引用。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的岁月里,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该书内容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但是从那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方面都有了非凡的进展。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偷偷打开放着原子弹机密文件的保险箱,在巴

4、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他曾跟爱因斯坦和波尔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跟职业赌徒研究输赢机率。 理查德曼(Richard P.Feyrman)1918年出生,1939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又加入罗拉拉摩斯实验室,对原子弹的发展贡献卓著。1956年与薛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88年2月困患癌症辞世。费曼的思想如天马行空,喜自辟蹊径,且从不固执,求知欲极强。他很爱恶作剧,但往往只为点出世间许多荒谬之处。确如洛杉矶时报所说的,“任何读这本书而不大笑出声的人,心理一定有毛病。”B格林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弦理论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学思想与写作融合起来。本书

5、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那里,空间的纤维撕裂了又自己缝合起来,一切物质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观的小能量环的振动中产生。 从愉快的园中漫步到浇花龙头上的蚂蚁,为了说明现代物理学正在揭示的美妙而困惑的实在,格林用了很多例子。 本书的才情令人眩晕,也没有哪本书像它那样启迪思想,愉悦读者。它真是一部科学的杰作一次愉快清心的现代物理学旅行,让我们比以前离宇宙更近了B格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是那的Rhodes学者。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物理系,1995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和数学教授。他曾在20多个国家开过普及和专业讲座

6、,公认在超弦理论中有过许多开拓性的发现。他现在住纽约绮色佳。相对论和量子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尤其是前者,他完全是人类智慧的伟大构筑。所以在果壳中的宇宙的第一章相对论简史中主要是关于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则是实验观测的被动产物,它的含义迄今还解释不清。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背景,而是宇宙演化的主动参与者。物质分布使时空弯曲。现在再去侈谈宇宙之外的空间和时间,对这些概念进行所谓的思辨,只能是倒退到圣奥古斯丁之前。牛顿的时空观是一个虚幻,而虚幻的唯一功能是对软弱者的安慰。 爱因斯坦的引力论是将万有引力归结为时空的曲率。那么时空能否被弯曲得这么厉害,以至于人们可以返回到过去改变

7、历史呢?严格的科学计算指出,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关于预言将来的能力呢?现在看来它至少在三个层次上受到限制。第一,是动力学系统的混沌行为,使得拉普拉斯意义上的决定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在量子力学中状态是由波函数描述的,海森堡的不确定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

8、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 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

9、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国小读者的父亲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最高评价。 比尔布莱森,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学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从1973年起,曾在英国居住20年之久,任职于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后搬回美国,现与妻子和四个小孩居住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市。 布莱森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尖刻

10、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慧,使他自己成为“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泰晤士报)。 代表作有哈!小不列颠、欧洲在发酵、一脚踩进小美国、别跟山过不去、请问这里是美国吗?等多种,每本均高居美、英、加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其中哈!小不列颠更被英国读者推选为“最能深刻传达出英国灵魂的作品”。 作者不但才华横溢,兴趣亦十分广泛,在语言学方面著有麻烦词汇词典、母语、美式英语等书,皆为拥有广大拥趸的幽默之作。“人类知识通常各种严密封锁着,但这本书横贯了几乎所有的科学,让人兴奋、刺激。了解第一流学者如何认识、掌握最伟大的秘密,永远是一件极愉快的事情。这些一流的学者在探索自然奥秘时,总

11、是坚决反对神秘主义。” “对我来说,夸克和美洲豹正是大自然中我称之为简单和复杂的两个方面。夸克是物理定律中的一个符号,一旦提出来,在人类并未充分分析之前,就完全接受了它;美洲豹也是如此,虽然在灌木丛中人们可以闻到它那刺鼻的气味,但它也只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可能的隐喻,它同样没有经过仔细的分析。” 这是一本与作者一样十分有趣的书,他把那些看起来似乎完全不相关的东西,如黑猩猩的行为、雪崩力学、超弦理论以及莎士比亚等等,都编织到一个迷人的故事当中,真是奇妙极了! M盖尔曼,美国天才物理学家,夸克的发现者。他因对“基本粒子分类及其相互作用方南的贡献和发现”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当代物理学中一些非常重要而又艰深的思想,往往因为难以形象浅显地解说而不易为公众所了解。本书作者不畏艰辛,用很生动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物理前沿之一超空间理论的来龙去脉。全书15章为分4篇,分别述说了超空间的早期历史,超空间理论可能通往爱因斯坦梦寐以求的“物理学圣杯”统一场论,从理论上探讨通过超空间空越时空的可能性,以及何时方能实际利用超空间理论所具有的潜在威力。详尽而又如此通俗地讲述这种理论,在本书之前尚未见先例。 作者简介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他是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和超弦

13、导论诸书的作者。在过去的10年里,他还是广播电台每周一次一小时科学节目的主持人。物理科学并不晦涩,其所解释的现象亦不费解。我们目睹大自然的奇观及其所具有的对称性,但这些东西往往隐含种种奇怪的符号和概念之中。罗杰.牛顿对物理学家如何认识世界的解说,使得门外汉既可探索宇宙之谜,又可领略科学之美。本书通过对孤子与超导体、夸克与弦、相空间与混沌、快子与时间之箭、拉普拉斯妖与不确定性、基本粒子与集体现象等做的引人入胜的阐释,揭示物理学家的直觉、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在创造性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巨大影响。 罗杰G牛顿,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学系荣誉教授,著有何为科学真理物理理论与实在(中文版已列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哲人

14、石丛书当代科学思潮系列”出版)和考察物理学。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精神世界的源泉是什么?萨根在书中写道:“当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科学就必然会使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的感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理解的行为是与自然的结合和融合的欢庆,即使是在很小程度上的结合也能使人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壮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积累起来的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体系使科学变成了跨国界、跨时代的超越所有界限的理智的东西。精神一词是从拉丁文呼吸变化而来的。我们呼吸的是空气,无论它多么稀薄,但毫无疑问它是物质.” 卡尔萨根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他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

15、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当年便创下最佳畅销书第一名的记录。北京的一只蝴蝶拍了一下翅膀,竟引起加勒比海的飓风?这太夸张了吧,这是隐喻吗?在混沌理论出现后,你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和简单的因果关系去理解这个世界了。 所谓“混沌”,是指看来遵从确定规律的事物也会显现超乎想象的繁复多样,只要有些微的条件差异,就会导致令人瞠目结舌的不同结果。混沌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上升的香烟柱破碎成缭乱的旋;旗帜在风中前后飘拂;龙头滴水从稳定样式变成随便机样式,混沌现象出现在大气和海洋的湍流中,出现在飞机的飞翔中,出现在高速公路上阻塞的汽车群体中,出现在野生动物种群数的涨落、心脏和大脑的振动以及地下管道的油流中 混沌理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问世以来,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其覆盖面广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几乎各个领域。它不仅改变了天文学家看待太阳系的方式,而且开始改变企业家做出保险决策的方式,改变政治家谈论紧张局势导致武装冲突的方式等等。混沌理论正促成整个现代知识体系成为新科学。 混沌是美国最伟大的科普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的成名之作,先后获得1987年美国国家非文学类图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