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57628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高考考点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知识结

2、构三、重点、难点剖析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

3、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 生产力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

4、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诸多客观因素决定的。 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地决定,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随意地来选择。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是客观的。 阶级斗争的规律是客观的。阶级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而阶级斗争的规律也是客观的,由它所决定的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规律都是客观的。 (4)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这一定义

5、的理解应注意三点:第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二,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即物质这一客观的实在,不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第三,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即人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把物质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它是可知的。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作为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暂时的、可生可灭的。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

6、上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要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但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的东西,没有意识的东西。 (5)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从物质概念上理解。 从物质的唯一特性上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共同具有的特性。这一共同具有的特性,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也不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特性,而是把世界万事万物同意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时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性。因此,相对于意识来说“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共同具有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唯物主义的基础,它是唯

7、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点。 从原因上理解。 世界之所以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首先因整个自然界从无机到有机、从宏观到微观,从实物粒子到场,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物质的。第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因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不依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任何人、任何阶级,都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选择、创造或废除。所以,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第三,世界上存在的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由此可见,世界统一于物质,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

8、中的反映 (1)意识的涵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起源)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本质) (2)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宗教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 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觉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9、,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3)正确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 (4)产生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的主观原因 立场不同。 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会不同。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世界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

10、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人生观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知识构成不同。 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一般说来,原有知识正确会有助于理解新的认识对象,原有知识错误,则可能导致新的错误。 总之,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5、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客

11、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含义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4)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为

12、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青年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5)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区别 含义不同。物质的决定作用,是指物质决定意识,它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从意识的起源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的直接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能

13、动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地位不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前者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制约,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物质的决定作用,解决的是世界本原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点、出发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尽管十分巨大,但也总是第二性,这个作用总是受到客观物质世界的制约,受到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制约。 联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陷人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泥坑。 6、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