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学业水平考试2附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573815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史地学业水平考试2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政史地学业水平考试2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政史地学业水平考试2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政史地学业水平考试2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史地学业水平考试2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史地学业水平考试2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周三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政 治 部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幕,张某花了160元购买了一张平日普通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2、关于人民币的发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B、人民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C、每种面值人民币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D、每种人民币代表多大的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3、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市场状况是(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供过于求 D、供求平衡4、市场经济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

2、的等价交换原则( )。A、是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等价的 B、是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与价值相一致C、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D、表明等价交换原则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5、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居民收入 B、经济发展水平 C、物价水平 D、消费观念的转变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纷纷利用“五一”、“十一”长假外出旅游消费。这里的旅游消费属于( )劳务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租赁消费A、 B、 C、 D、7、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呈现给观众们精彩的节目的同时,节目组也成功打造了“低碳春晚”,节目组简化播放设备,一块LE

3、D大屏幕,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综合节能效果可以达到70%以上。可见,低碳春晚对于打造理性消费的意义主要在于,能够倡导以( )为主旨的绿色消费观念。 A、可持续消费 B、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8、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理解,错误的是(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C、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占优势9、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周期同档次的存款利率,其目的是( )A、吸收适量存款B、限制贷款数量 C、降低经营成本D、获得银行利润10、“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表明

4、政府将创造条件提高百姓理财水平,使普通百姓成为懂投资、善理财的行家里手,促成家庭收入的多元化。以下可供选择的投资理财的方式有( )购买股票 购买债券 银行储蓄 购买保险A、 B、 C、 D、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假定生产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若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160 40 D、4 80 20 12、在物价普遍上涨中,电子产品却一直处于降价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电子产品供不应求 电子产品供过于求 生产电子产

5、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生产电子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 B、 C、 D、13、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1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C、网上购物

6、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15、中国的企业管理专家在研究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民营企业家辛辛苦苦打下基业以后,迅速向其他行业扩张,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变成上至“原子弹”,下至圆珠笔,无所不生产的企业,结果很快使企业走向衰退。这一现象给我们的教训是( )A、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B、企业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C、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D、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16、近来,“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非常普遍。如果请你据此拟订一个研究性学

7、习课题,最恰当的题目应是( )A、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B、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C、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 D、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创造活力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7、进入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人民币升值( )A、可能会导致中国对外投资不利 B、意味着一单位人民币换得的外币减少C、可能对中国出口不利,出口生产受到影响 D、意味着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18、小张在2009年将30万资金全部用于投资股票,年底赚了10万。而2010年同样的投资却亏损了16万。小王在这两年内将30资金中的5万投资股票,6万投资国债,18万存入银行,1万购买保险,共获

8、利2万。上述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 )A、盈亏取决于投资结构 B、分散投资有利于规避风险C、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 D、投资项目越多收益越大18、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D、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20、由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9、)A、对症下药 B、牵牛要牵牛鼻子 C、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历 史 部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1.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民众法庭C五百人议事会 D执政官22.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2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24.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法律体系出现在( )A古罗马 B法国C古希腊 D英国25.梭伦改革的作用是( )A实行贵族集体领导的制

10、度B结束了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C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D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26.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27.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28.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其依据是( )A法典的内容相当广泛B法典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平民利益C法典规定了债务奴隶制度D法典条文清晰,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29.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

11、志是(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D公民与非公民的差别消失30.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 D万民法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1.梭伦改革中,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此举打击最大的是( )A奴隶主阶级 B雅典公民C雅典外邦人 D氏族贵族32.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民主权利33.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12、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34. 古代希腊人进行海外殖民主要是( )A.为了解决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矛盾 B.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C.因为古希腊人生来就有侵略扩张的传统 D.对外推广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3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B.所有公民的民主 C.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民主 D.努力也有民主权36.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指的是( )A.斯巴达 B.雅典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7. 古代希腊民主制的显著特征是人民主权。体现这一特征的有( )A公民大会制 B比例代表制C连选连任制 D选举制38. 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积极影响包括( )A培养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B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C把城邦所有的人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抵御外敌的入侵D为近现代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39.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C轮番而治 D.公平公正40.罗马法的发展大致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