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57064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如此重要的生活宝藏,正在以一个巨人的形象从狼籍着败叶的林薮中屹立起来。让我们衷心祝福语文之路越走越好。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课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惠崇是北宋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3、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4、语文优质课教案2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携、蔡等生字。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知识吗?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丰富。谁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看来大家平时的积

5、累着不少呢,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发明)我们今天的课就与发明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纸的发明。【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明确:第一部分(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第二部分(2-4):纸发明的过程。第三部分(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文章主要内容明确:3.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三)深入研读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

6、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明确: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关系?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明确: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4.小组讨论环节:(1)从文本中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

7、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2)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书写流利,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被传承下来。(四)巩固提高观看视频四大发明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五)小结作业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作业:搜集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种介绍给大家,并写几句节约用纸的广

8、告宣传词。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3【教学目标】1.会认“魂、酒”3个生字,会写“魂、欲”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学生背诵。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清明。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清明)3.简介诗人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

9、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hn ji m魂 酒 牧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魂”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

10、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借问:请问。遥指:远远地指着。(3)这两行诗的

11、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加烦闷。)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

12、人的心情。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欲魂酒借何牧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云+鬼”是“魂”,“酉+氵”是“酒”,“谷+欠”是“欲”,“昔+亻”是“借”,“牛+攵”是“牧”。形近字比较:魂一魄洒一酒猎一借牧一牡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1)“酒”左

13、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2)“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3)“魂酒借何”都是左窄右宽,“牧”左右等宽,“欲”左宽右窄。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出示作者简介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设计意图: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读出诗味。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古诗教学。】【设计意图: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遵循“受人一鱼,不如受之一渔”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

14、生的书写质量。】【板书设计】清明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4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3个一类字,会认5个二类字。理解漫画大意。2.通过为漫画配上适合的词语,使学生理解每幅漫画的意思,能讲一个完整的幽默故事。3.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体会漫画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教学准备:词卡、字卡、实物投影。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字,学成语,看漫画,讲故事。教学过程:一、学习一类字,认读二类字。痴:书痴、痴狂、如醉如痴、痴心妄想。偿:如愿以偿、偿还、赔偿、有偿。贯:全神贯注、一贯。二、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贯”的上半部分。三、读成语,理解成语意思。课后作业:写生字,写成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积累名人名言。教学过程:一、完成课后读写词语习题。二、读名言,理解其中深意,丰富学生积累。三、拓展课堂知识,引入漫画新题材。作业:正确书写生字;自主创作漫画。书痴六幅漫画 十二个成语 三个一类字及扩词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5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