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3.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561540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平章节复习 课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授 课 人:屠先菲授课时间:2018年 4 月 19 日(星期 四 第 5 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应用;2、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3、掌握常考题型的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2)通过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教学难点: 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

2、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多媒体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教学媒体:借助西沃白板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交流讨论等活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新知。设计思路:本节课侧重通过知识点的梳理、实战演练、科学训练、提高学生对中考题型的解题能力。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知识点的梳理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先理解后运用,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通过教师的指导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

3、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讲授新课通过2015-2017年黔东南中考题型及分值统计引入课题强调本专题的重要性,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和铺垫。知识的梳理:引导学生回忆质量恒定律的概念,适用范围,微观解释学生交流讨论后,和老师一起总结质量恒定律的概念,适用范围,微观解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做有关化学变化中的便与不变知识配对游戏学生动手游戏,和老师一起总结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让学生从、宏观、微观角度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后面质量守恒的运用做好铺垫知识点睛:(1) 如何理解“参加”两字的含义。如:上图反应物质中有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分子。根据图示判断,实际参加反应的只

4、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两个水分子。学生认真观看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从习题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定义中“参加”两字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巩固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学生在老师指导通过练习册相关下进行针对练习巩固本课时所学知识知识的梳理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书写原则:书写步骤:写、配、标、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学生交流讨论后,和老师一起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巩固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的相关练习学生在老师指导通过练习册相关下进行针对练习巩固本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中考真题演

5、练黔东南近3年中考真题学生在老师指导通过近3年中考题型进行针对练习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适应中考考试的能力。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做相关作业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考察了解学生对该课时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专题五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平章节复习一、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写、配、标、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一、整个流程安排紧凑,并且紧扣教学目标。二、本节课侧重通过知识点的梳理、实战演练、科学训练、提高学生对中考题型的解题能力。同时,让学生先理解后运用,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不足之处:在整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讲解习题时,速度过快,使学生不能充分吃透习题。同时,因为容量较大的原因,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小。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注意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