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560586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33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执笔者:张整萍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人习惯决定一个人成败;李岚清同志也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前苏联教育家曾指出:“对孩子而言,没有不能做的事,因为他们不知道,他可能做什么,不可能做什么。”这些话精辟论述了习惯养成的成功经验,给我们许多的启迪。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农村小学生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农村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就形成。而由于我学

2、校处于城乡结合之处,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但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校为了不影响办学决定改变种不良行为习惯。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 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不良行为,只要表现在什么方面?2) 为什么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改了又犯,再犯难改?3) 农村地区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4) 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改正,教师和学校的可作为性如何?5) 立足以上问题的解决,如何提出矫正策略?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1) 农村小学生 本课题所说的农村小学生,是指那些拥有农村户籍、父母大多是农民且就读于乡镇小学的学生。2) 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动化的

3、行为。“不良行为习惯”是指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环保行为差、文明意识弱、学习不认真、做事不负责任等等外在的主观行为,这些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本课题研究对象安塞县六个乡镇16年级的学生。(重点延安保小)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 探索农村地区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总结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 实践意义对改善和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小学生现代文明素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成因的研究。 (2)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研究。 (3)

4、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纠正对策的研究。 六、 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问卷调查分析法。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及方法 (1)准备阶段(2013.102014.1.14)选择课题,申请立项,成立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方案,搜集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师业务水平,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完成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14.22014.4)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主要的成因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目前延安保小学生生源复杂的原因,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这些不良习惯进行原因分析和诊断

5、,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探索研究。 第二阶段(2014.42014.6)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研究。以课堂、课间操及其他活动为研究场所,揭示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从而提出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对策。第三阶段(2014.62014.11)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对策的研究。以学校为主阵地,该阶段主要运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观察研究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的行为表现等,有意识的进行实验研究,积累实验材料和经验,从而形成有效矫正策略。总结阶段(2014.112014.12)汇集各种资料,进行课题总结,完成研究报告。该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统计,积累的点滴的、零散的、片面的感性

6、认识、经验和教训,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 八、 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分析如下: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的研究是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度规划课题,从成立课题一年多来,延安保小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紧紧围绕“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这一课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乡结合部学校小学生不良好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学生在各学段的行为习惯不良的导向,调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过程中持续、有效地发展,初步理清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思路,摸索出了一套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课题的组织研究领导工作,成立课题

7、领导小组。组长:武光明校长主研人:张整萍成员:黄莉、王勇、王未红、李荣荣、车丽萍、王根艳、刘莉、闫冬玲、王丽娅、李娜娜。课题成员具体负责所承担任务,课题组具体管理课题实施研究,做好协调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 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个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对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长、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环境。共召开了各类专题研讨会15余次,同时形立了例会制度,定时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及时交流总结,改进训练方法,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布置各月训练内容。确保调查

8、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论文、案例,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导处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投稿工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学校也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 (一)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起因特征1、家庭情况调研分析课题组对延安保小全校一至六年级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数据统计,有一下结论。1)根据调查发现延安保小学生有17.28%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无法看管自己的孩子,都由祖父母照看。这些孩子衣着服饰不整洁长时间不洗,小脸小手更脏;不听从长辈的教导,随意顶撞老人,不懂得感恩;学习上孩子没有

9、责任心,作业经常不完成。 2)有18.9%的孩子都是纯农村孩子,父母都属于文盲。这些孩子喜欢在课间休息到处乱跑,并高声喧哗;爱说脏话甚至动手打人;不讲究卫生,随地吐痰;不遵守公共秩序,喜欢追逐打闹;不珍惜爱护校园,到处乱刻乱画;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写字坐姿不端,字体东倒西歪;朗读没有感情阴阳怪调。 3)有8.5%的孩子属于单亲,父母离异。这些孩子自卑心比较强,性格孤僻,不合群,不能与人正常交往的情况非常严重,学习没有上进心,对老师对同学有说谎的不良习惯。 4)根据调查还有( 3.64%)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里娇生惯养,受不得一点气,横行霸道、天老大我老二,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在学习、做事上从

10、来不认真听取别人建议,喜欢打断别人的发言,不尊重他人。通过调查,延安保小学生父母离异、留守儿童比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农村小学生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农村家庭的离异越来越多,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就形成。教师看了统计决定要改变延安保小现存在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立项开题。因为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延安保小就针对这些问题,对农村小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出矫正对策的研究。我们还调查了化子坪镇中心小学、砖窑湾中心小学,坪桥中心小学,沿河湾中心小学、建华

11、寺小学,都存在上述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 延安保小等六所小学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 班级人数留守儿童人数比例%父母文盲或半文盲人数比例%单亲或父母离异儿童人数比例%独生子女人数比例%保小412307.287818.9358.5153.64化小1277675.2442833.5554.3514沿小6427010.9223.43426.54192.96砖小318206.29299.12154.723711.6坪小30531.013644.6206.567424.3建小71258181.6141.9630.435549.9合计366677121.070719.31704.64

12、55115.0 (二) 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师业务水平。 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师业务水平,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我们学习了大量关于养成好习惯的书籍。首先我们课题组人员学习了唐曾磊中小学学习习惯教育、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徐汉林编著)、这样培养好习惯(青华编著)、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全国养成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国家“十二五”重点研究课题)等书籍和光盘的学习。为了让课题能顺利完成,课题组成员认真撰写了体会、反思、论文。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武光明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即行为习惯的训练、语言习惯的训练和思维习惯

13、的训练。重智育轻德育,只抓孩子的学习,完全忽略了习惯的培养;抓学习也只抓知识,不注意学习习惯的训练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应该从训练着手,训练的方法有很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采取的训练方式有:激趣式、分解式、评比式、制约式、疏导式、渐进式、体验式、切断式、协议式、积分式、负强化法(批评、惩罚),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等。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无原则的表扬,过多、过分的表扬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有是非观,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问题,不能在虚伪中生活“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反思才是成功之母”。“严

14、爱结合,刚柔相济”,“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加强言语上的说服教育,突出语言的情感性、科学性。要以理服人,切忌讽刺、挖苦;要简练、深刻,切忌唠唠叨叨;要有情感性,切忌空话、大话;做到“事先备课”,切忌盲目性;切忌脱离实际,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在以身立教上,应以行导行、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美求美、以情动情、以性养性等。 而延安保小养成教育现状究其原因如下:一、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偏低现在的家庭结构大多是“四二一”结构,即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小孩构成的家庭关系,6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必然使小孩处于家庭中心的地位,而且隔代溺爱,使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子女的正常教育也

15、难以进行,更重要的是农村老人普遍缺乏文化知识,谈不上具有科学育人的观念,即使是年轻的父母,大多也只有初中或高中的文化水平,他们对现在的知识更新缺乏认识,由于工作和劳动的关系,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新时代的知识信息,去观察指导自己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方法等,这就造成了在家庭中对子女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出现了真空地带。二、父母外出打工普遍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目前农村中不少年轻的父母出门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管,有的父母尚且能早出晚归,对孩子还能起到一点督促的作用,而更多的父母都是长期在外,对孩子的管理是鞭长莫及,最多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习惯表现和学习状况,而越是习惯不好的学生越是不说实话,明明是考试不及格,他也说成良好甚至优秀,一骗而过,对家中老人是一哄二蒙,长此以往,在习惯和成绩两方面都成了问题。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