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559581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 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v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v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

2、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v 一、课程性质v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v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

3、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此段论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实验课标”相比:增加了“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要求,简称“三多”:多读、多写、多积累) 多读多写多积累v 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私塾教育强调学生的读与背,教学实践证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v 【案例】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黛玉一方面夸香菱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并

4、预言其“不用一年工夫,不愁是一个诗翁了”;一方面让香菱精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以这三人做底子,再把陶渊明等人的看看。v 这便是一种边读边积累知识的过程。“不动笔墨不为读书。”黛玉鼓励香菱自己动手放开胆子作诗,就同一题目月,香菱前后共写了三首诗,前两首都告失败,到了第三首香菱果真做出了“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诗,这便是边写边积累经验的过程。如何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呢?v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语文学习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他们能够学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的能力;同时,语文教师应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锻

5、炼实际能力的意识,自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使“小课本”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天地”。v 其次,教师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案例】一堂美国的自然课v 曾有一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老师讲的是蚯蚓。老师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乱作一团,不时还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v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个孩子都捉到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

6、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说蚯蚓身上一环一环的,有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孩子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再一个孩子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进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老师异常激动地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科学实验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老师和每一个同学学习。全班为他鼓掌。这位年轻的美国女教师以最大的耐心维护了学生和自然课堂的实践性。 v 再次,教师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

7、导的关系。其中,倡导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关键。总之,教师在指导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v 二、课程基本理念v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v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v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v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v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的根本目标v “语文素养”是2001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包括了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

8、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和新课改强调的“人文修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两方面的内涵。v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里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条原则v 我们用三个关键词,简要把握这三条原则:v (1)人文内涵。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其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既强调主流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9、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也提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v (2)实践取向。“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v (3汉语特点。“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v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谈基本的学习方式v 学习方式是抽象的

10、理念和状态,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2011年版课标,在保留实验稿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新增内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并把实验稿中“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它值得老师们在教学中努力践行。v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指课程格局,也涉及教学理念v 在这个条目下,2011年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又提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是对以往课程内容与

11、教学方式的双重规定。传统语文的学习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网络)都应成为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v (一)识字与写字v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v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v 2011年版课标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提出。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完整的一

12、篇文章而言,由若干片段组成的、不讲究排列顺序的一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材料可以是文字、图表等,材料呈现的信息和观点可以互不相同。专门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是源于2010年国际阅读素养测试(PISA)中,中国上海的学生成绩第一,但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中失分较多,暴露出中国学生长期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要求。课标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其实仍着眼于“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的实用作品解读原则。 v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

13、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v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v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v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2分)v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2分)(二)阅读v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指导学生随文建构“必要的语文知识”的策略v 策略1:依托

14、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语法和修辞知识v 【案例】教学荷花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句子并展开想象,先认识这句话是把荷叶比作“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再从“一个个”体会数量的“多”,从“碧绿”体会颜色的“美”,从“大圆盘”体会荷叶大而园的形状,然后从整个句子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之情,感悟运用比喻手法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动词、名词、形容词、排比等语法修辞都可以随文学习)v 策略2:紧扣文本,领悟语法、修辞之精妙v 【案例】中国石拱桥中有这样一句话:“赵州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v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将句子的顺序调整一下,再和原句比

15、较效果,学生会发现原句中前者是现象,后者是本质(这是层层递进、步步升级的描写“递进”复句)。然后引导学生品味这样描写的好处。v 教师这样教学,虽然并没有提到“递进复句”这一语法知识,但学生已深刻地体悟到它的运用之妙,自然而然地就能在表达中运用。v 策略3:感情朗读,体会语法、修辞的表达效果。汉字有声调,音节分明;汉语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美和节奏感。诗歌最讲究韵律和节奏,好的散文也十分注意用字响亮、清晰和上口动听。v 【案例】安塞腰鼓中的句子读起来,琅琅上 口,气势磅礴,节奏感很强。原因是句中平仄的安排、对偶手法的使用和长短句的结合达到了较好的统一,才产生了这样的表达效果。(不必讲韵律、修辞知识)

16、v 策略4:注重训练,运用语法、修辞规范美化语言, 引导学生随文建构“必要的语文知识”,不仅要了解它的表达效果,还应懂得如何运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用结合。v 【案例】余光中的乡愁在引导学生知形悟神发现句子表达形式、感悟语言内涵和美感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他们对准确用词、修辞句式的积累和内化。v 一、教学建议v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v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v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