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55154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0化学能与电能(三)一、单选题1如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d为阳极、c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O3只有氧化性,SO2只有还原性B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C可以用铁罐贮运冷的浓H2SO4D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H2S等气体3一种新型酸性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构造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正

2、极区向负极区迁移B通入乙醇的电极是正极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3.44 L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被还原D充电时阴极溶液的碱性减弱5根据反应:2Ag+ +Cu = Cu2+ + 2Ag,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硫酸铜溶液BX可以是银或石墨C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

3、X电极D该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氨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B3C(s)+ CaO(s)CaC2(s)+ 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C向氨水中不断通入CO2,随着CO2的增加,不断增大D铁表面镀铜时,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7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O2(或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列关于CH4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 -8e-=CO32-+7H2OB正极反应式为:O2+2H+4e- =2H2OC随着放

4、电的进行,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汽油、生物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B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C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D用CuSO4溶液使蛋清溶液发生盐析,进而提纯分离蛋白质9以为原料,利用电解法制备,其装置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电极M接直流电源的正极B只有B膜是阴离子交换膜C阴极室可以得到副产物,阳极室可以得到副产物D外电路中转移电子,理论上阳极室减少离子二、多选题10电Fenton法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解产生的H2O

5、2与Fe2+发生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源的A极为正极B与电源B极相连的电极反应式为:H2O-e-=H+OHCH2O2与Fe2+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H2O2+Fe2+=Fe(OH)2+OHD每消耗2.24LO2(标准状况),整个电解池中理论上可产生的OH为0.2mol三、填空题11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Fe电极是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Cu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该电极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铁片的质量减少了2.8克,铜片表面产生气体_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_

6、mol电子。(2)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硝酸时:Fe电极是_极,其电极反应为_,Cu电极是_极,其电极反应为_,12CaO2难溶于水,溶于酸生成过氧化氢,在医药上用作杀菌剂、防腐剂等。CaO2制备原理:Ca(OH)2(s)+H2O2(aq)=CaO2(s)+2H2O(l);H0不同浓度的H2O2对反应生成CaO2产率的影响如下表:H2O2/%51015202530CaO2/%62.4063.1063.2064.5462.4260.40(1)分析题给信息,解释H2O2浓度大于20%后CaO2产率反而减小的原因:_。过氧化钙中常含有CaO杂质,实验室可按以下步骤测定CaO2含量。步骤1:准确称取0.04

7、0.05g过氧化钙样品,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步骤2:分别加入30mL蒸馏水和2 mL盐酸(3molL-1),振荡使之溶解;步骤3:向锥形瓶中加入5mLKI溶液(100gL-1);步骤4: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然后_,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_,记录数据;步骤5:平行测定3次,计算试样中CaO2的质量分数。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2)过氧化钙溶解时选用盐酸而不选用硫酸溶液的原因是_。(3)加入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4中的内容:_;_。13(1)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_。(2)在选出

8、的原电池中,_是负极,发生_反应,_是正极,该极的现象是_。(3)此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CH3OH)燃料电池方而获得新突破,研制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1)该电池工作时,b处通入的物质为 _ ,c 通入 的物质为_。(2)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 。(3)工作一段时间后,当12.8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 CO2时时,有_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15(1)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若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原电池,电极a为石墨、则电极b为电池的_极

9、,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如图为某种甲烷燃料电池示意图,工作时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写出电极A的电极方程式_,电极A附近pH如何变化?_ (填“变大”或“变小”)。(3)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溶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4LiCl+S+SO2。已知SOCl2会与水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SOCl2+H2O=2HCl+SO2。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电池正极发

10、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参考答案1C【详解】A. 由图示知,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所以a为正极、b为负极,故A错误;B. 与正极相连的c极为阳极,与负极相连的d极为阴极,故B错误;C. 电解过程中,d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所以质量增加,故C正确;D.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上,氯离子得电子生成氯气,所以浓度降低,故D错误;故选C。2A【详解】ASO3中硫的化合价为+6价,处于最高价态,有氧化性,SO2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错误;BNO2和HCl都可与NaOH反应,其中分别生成NaNO2、NaNO3、

11、NaCl等,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故B正确;C铁遇冷的浓H2SO4会发生钝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可以用铁罐贮运冷的浓H2SO4,故C正确;DNH3是碱性和还原性气体,H2S具有还原性,浓硫酸会和NH3、H2S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硫单质,故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H2S等气体,故D正确;答案选A。3C【详解】A在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A错误;B燃料发生氧化反应,故通入燃料乙醇的电极是负极,B错误;C该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C正确;D由电池总反应C2H5OH3

12、O2=2CO23H2O可知,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12。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0.2mol12=2.4mol,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4mol 222.4L/mol=26.88 L,D错误。故选C。4D【详解】A. 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B. 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与放电时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电极反应式为,故B正确;C.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故C正确;D. 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有氢氧根离子生成,则溶液碱性

13、增强,故D错误;故选D。5A【分析】该原电池中Cu易失电子作负极、X作正极,X为不如Cu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Y为含有银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负极上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u失电子作负极、X作正极,Y为含有银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AY为可溶性的银盐溶液,如硝酸银溶液,故A错误;BX为正极,则X为不如Cu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如X可以是Ag或石墨,故B正确;C电子从负极Cu沿外电路流向正极X,故C正确;D该装置是原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故选:A。6B【解析】试题分析:A.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减小,A项错误;B.该反应是熵增的反应,S0,根据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若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项正确;C.向氨水中不断通入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铵,CO2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铵,溶液碱性减弱,=c(OH)c(NH4)c(NH3H2O)c(NH4)=Kbc(NH4),c(NH4)浓度增大,比值不断减小,C项错误;D.铁表面镀铜,铁做阴极,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项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电镀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