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械的一物多玩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55023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器械的一物多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动器械的一物多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动器械的一物多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器械的一物多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器械的一物多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器械的“一物多玩”进入大班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技能的掌握也越来越强,自我意识的增长使得他们对事物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同时孩子们活动量也相对提高了。但是在晨间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情况:如在晨间活动中由于对经常更新大量的不同材料的活动器械有一定的困难,以及活动目标的划一使部分幼儿对晨间活动感到没什么兴趣,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而达不到一定的指标。针对发现的情况,为解决晨间活动如何能真正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分层指导,我们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将“一物多玩”作为晨间活动的重点,同时通过“一物多玩”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我们对不同层次幼儿的分层指导。一

2、、“一物多玩”激发幼儿主体积极性幼儿喜欢活动,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 活动不感兴趣的幼儿中有一些幼儿为了打发在他们看来是无聊的时间的时候自己也会利用手上的器械创新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玩法。我们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能做有心人,能及时结合幼儿的创新,师生共创出单一器械的多种玩法。案例一:羊角球:羊角球常用的方法就是跳跃,教师为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想出一物多玩。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想出了利用辅助材料进行羊角球的跨障碍跳跃,还有的幼儿想出了抛、拍球;合作跳跃,他们还想出了

3、利用身体不同部位推球,。正因为这些玩法是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师生共创的,活动内容新颖,所以随着活动的展开,幼儿的兴趣也不断得到满足,主动性也加强了同时坚持性也得到了发展。 案例二:太空小车当时我们看到这个活动器械的时候,有许多教师都有一些疑惑:这个小车能玩出什么花样呢?但是,当幼儿在玩这些小车的时候,教师发现孩子的创新能力是无可限量的!他们在活动中有时因为不能较好的保持身体重心反而使小车后退,从而惊奇地发现原来小车还可以倒退骑。教师也并不满足于幼儿的创新,鼓励幼儿大胆放开双手前进、后退。在这些二、“一物多玩”对发展幼儿运动能力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户外障碍活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儿童的运

4、动能力。” 及时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材料操作方式,并充分运用这种方式,把要实现的教育目标物化在使用材料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这是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的关键,也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关键。我们都知道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有基本动作练习,基本动作主要有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我们之所以称这些锻炼内容为基本动作,是因为这些动作是人的基本生活中的主要运动内容,同样这些运动内容也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所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对于锻炼他们的动作灵敏、协调、正确姿势非常重要。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他们的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一物多

5、玩”能够利用有限的材料实现对幼儿多种动作的发展训练。案例一:梅花桩小朋友进入大班后对在单个梅花桩上站立保持平衡已掌握较好,于是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就想出了把梅花桩竖着站立在上面保持平衡以及合作在梅花桩上进行跳跃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幼儿开始不满足在梅花桩上保持平衡和跳跃,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腹部、臀部去接触梅花桩。这样一块小小的梅花桩就发展了幼儿平衡、跳跃、以及一些感统训练。案例二:高跷高跷的活动发展了平衡走的能力,但这一技能在幼儿进入大班后已掌握较好。那么针对大班幼儿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教师就利用幼儿园的大环境鼓励幼儿尝试走斜坡、踩

6、高跷跳格子及跨越障碍物。这样又发展了幼儿平衡、向前跳跃和跨越的技能。案例三:平衡板教师在幼儿能较好掌握个体平衡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想出新的玩法,如:两人合作保持一块平衡板的平衡、而后发展到保持两块平衡板的平衡。小朋友还想出群体合作保持多块平衡板的平衡,这样发展了幼儿的多种平衡能力。小朋友还想出利用平衡板发展跳跃能力。在这些新的玩法中不仅仅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还发展了幼儿双脚并拢向前跳跃和跨跳的技能。三、“一物多玩”实现对幼儿的分层指导在幼儿晨间活动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活动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

7、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晨间活动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晨间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十分重要的。纲要第三部分提出“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兼顾群体需要又“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那么在晨间活动中内容的单一与标准的统一使得一些能力弱的幼儿生理和

8、心理的负荷都超量。因此在晨间活动中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晨间活动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幼儿所创新的内容实际上正是符合他们个体发展的水平的。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创新活动,并在他们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利用一物多玩对幼儿进行了分层次的指导。案例一:太空小车在太空小车的活动中,教师以闯关的游戏情景来作为分层指导的载体。第一关的幼儿学习的是基本技能:前进后退。第二关的幼儿学习的是双手放开前进后退,最后还增设了难度第三关:爬斜坡。同时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不强迫幼儿选择闯关,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觉得自已有把握时在鼓励他进入下一关,这样减轻了幼儿的心理负荷,使幼儿能在一个愉快的心境中活动。案例二:抛接球这是一个看似简单

9、的活动,但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从自己班的幼儿水平出发利用一物多玩实现了分层指导。层次一:自抛自接,向墙面目标投射;层次二:对抛对接;层次三:一人接多人抛;他们还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抛球过低,接球率不高设置了层次四:过网抛接球。四、季节性活动量的调节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实现,教师必须注意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密度,幼儿活动的特点是低强度的,如不提高活动密度很难达到锻炼的效果。同时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进入冬季后,我们从幼儿的脸红、出汗、手心发热、呼吸状况等外在指标发现有一些器械活动的运动量在这个较为寒冷的季节里是不够或是所需达到时间太长,我们对晨间活动进行了灵活机动的调整,如对活动量一时难以达到的我们有活动前的跑步、热身舞,活动过程中的健美舞。也有双向的结合:如攀岩与羊角球的结合;双人鞋和高跷的结合;玩绳和梅花桩的结合。对于活动中一些运动量较大、易出汗的幼儿教师也及时做出调整,如请幼儿作裁判、改变器械的玩法减少活动量等。晨间活动“一物多玩”,激发和培养了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物多玩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