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549095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 所谓“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一、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已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不依赖他人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即独立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其基本结构要素:熟练使用有关课本的能力;良好的听、读、记的能力;独立思考、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特征的

2、学习方法及自我检查、评估等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提高自学效率,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培养预习习惯,培养复习习惯,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等等。二、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1、从小学英语教学目前来看,经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我曾经教学的一个班级,经过三年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学生词汇量达到1000个,有 10名学生在英语综合知识竞赛中取得了好名次,学生写出了较高水平的英文故事,而这些内容都是“超纲”的,完全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结果。在教学中,我本着忠于课文,高于课文的原则,在掌握了main points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并爱好阅

3、读有关书籍的特点,鼓励他们自觉地在课外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中英文不限,然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大家交流、讨论,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培养了他们在信息海洋里采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像这样让学生在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中进行综合训练,这既有效提高了学生心智和语言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他们实现从被动学习到自觉主动学习的过渡。2、从学生所处的环境来看,除了学生有英语活动室和英语角之外,社会还有很多适合自主英语学习的环境。第一,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深圳的大部分家庭父母的学历很高,像我所教学的班级,有90%以上的父亲或母亲都具

4、有本科毕业,基本也会说点英语。第二,从学生的周围生活环境来看,可以出门就能看到英语,比如现在广告,标示牌,电视都用到大量的英语,尤其是深圳还有一份英语日报,其中有大量的内容是面向中小学的。这些生活环境,大大地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十分有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生能力。3、从学生学习特点来看,小学生虽然由于知识面的限制,要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有困难,但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是接受语言教学的最好阶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最好阶段,只要教师指导得好,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轻松地掌握一门外语。这说明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潜力很大,小学生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三、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模式的建构通过

5、我的多年英语教学证明,下列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超期学习问题带动自我学习(一)超前学习自主学习中的超前学习有别于以往的课前预习,以往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简单地看一遍书,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但这些内容老师在课堂上,又要详细讲解,预习与不预习效果相同,并且预习增加了学习负担,所以,预习工作往往不能正常完成。而超前学习有这样几个方面: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学课本知识、做探索性或验证性小实验、达标检测。超前学习的目标,教师应在学生学习前公布,一般在前一课结束时告诉他们,使他们知道该学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查阅什么资料,再开始指导学生如何自学课本知识。如阅读全文,先粗读,后精读。粗

6、读了解知识的概况,了解本节要学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精读,是对全文仔细阅读,反复阅读,细心体会课文故事的发生原因、发展经过和结尾的全过程,这是超前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二)问题带动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若要使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活动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有关问题。所谓课堂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疑问的过程中,新旧知识融合重组和内化,获得比超前学习更积极、更深层次的体验。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关键性的、共性的问题,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多方位、多层次设问,使学生学得全面而且深刻,而不是

7、将课本的知识再从头至尾讲解一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小学生是可塑性极强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是增长知识,培养正确的思想情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身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道路,开拓有特色的英语教学。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几点体会:1、激发兴趣小学生天生爱玩,死气沉沉的课堂只会令学生一蹶不振,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和教材特点,我在教育教学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溶为一体以激发学生学

8、习英语的兴趣。如在学习深港版Unit Four A. Let us learn 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猜猜听到的是那一种动物的声音,再让学生到讲台前扮演该种动物,我再适时地提出新知识,课堂一下子就活起来了。学生既可以玩,又可以掌握知识,一节课始终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2、引导学习我在英语教育教学中非常注重握小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善用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说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我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9、。在教学中我还根据课文的需要,自编歌曲,并加以动作表演,如在教学深港版教材第二册Unit Six, Lesson Eleven 时,我结合“Are you sleeping?”的乐谱,编写了这样的歌曲:Whats in the box? Whats in the box?My new shirt. My new shirt.What color is it? What color is it?It is blue. It is blue.使学生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获得了英语知识与技能,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智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3、自我学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习

10、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课堂教学中高频率地重现新知识,采用多种形式操练,加强认识;在课时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归纳,深化记忆;再将知识巧妙地嵌入接下来的几节课堂活动中,唤起回忆。由于遵循了记忆的规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尤其牢固。我将此方法解释给学生听,长期以往,学生形成了习惯,把此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达到自我学习。四、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途径(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培养跨世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11、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很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反之,没有任何兴趣,强迫学生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兴趣有待于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老师的指导。有了兴趣,才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兴趣有着激发、指向、开阔、强化和支配等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诱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对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敬佩和信任程度。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从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出发,尊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

12、,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安全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其次,注重精心编导程序,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用精湛的教学校艺吸引学生,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跃的课堂气氛是诱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学生通过读书自己发现疑难问题,并非教师包办代替给予现成答案,而是充分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答案。这样学生由原来的合书听讲,被动学习改变为讨论探究,主动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3、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由于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较差,要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如:围绕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开

13、展自学课外活动;围绕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开展“智慧星”活动;围绕计算能力培养,开展“口算竞赛”和“百题无错”竞赛活动等。(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让学生自己去学。而是要教师真正去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

14、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读书。读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提,也是自学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学生开始对读数学书感到不习惯,在教学中我首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编制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去读书去思考。接着对学生读书的方法加以指导,要求学生做到“四动”,即动眼细看,对课本内容、每句话、每个演变过程、每个图形都要通过细看,抓住关键词语,抓住重点语句并划上相应的记号;动口默读,对于文字叙述较多的内容要仔细读,达到理解其含义的目的;动笔演算,对于教材中结论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计算过程的演变,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动笔试算

15、,弄清来龙去脉,动脑思考,对教材每一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解决的办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从“预习内容”、“知识要点”、“内容提要”、“作业练习”、“疑难问题”等栏目做好自学笔记,教师每周进行检查评比,一年来全班51名学生中有90的学生初步养成了自学习惯,有725的学生超前预习2-3个单元内容。还可让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应该说,现行的教材大部分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有些确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或者知识性很强。因此,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是很有必要的。3、指导学生探究。探

16、究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读书、预习过程中,要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就必须要去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中,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入手,激励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究,其次是从探究的方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迁移法:就是让学生学会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用已学会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让学生组织讨论。学生自己学习了课文,到底学到什么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师的点拨、指导当然是主要的,可学生的层次、水平是不相同。如果先让学生进行讨论,互相启发,那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样的效果显然要比直接从老师那里得到要好得多。4、指导学生质疑。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体现。学生自己在学习探索中,难免有些疑难问题,但往往不会或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