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导学案 .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546479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导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潮导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潮导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潮导学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潮导学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导学案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观潮导学案授课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题1、观潮任课教师课型问题发现课问题解决课课时两课时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大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通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但是由于远离沿海,对海潮没有直观感受的经验,对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很难形成深刻的感知。根据小学生对直观的材料感兴趣的特点,借助网络资源搜集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过程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表现自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 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二、过程与方法:感受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景象,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

3、物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奇特。有条理地说说潮来时的情景。关键问题1、 课文的叙述顺序。2、 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钱塘江涨潮的视频。 2、有关钱塘江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7分钟播放视频,感知自然美,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到过潮起潮落吗?下面就跟随这段视频了解一下涨潮时的壮美景象吧。大自然就像个魔术师,他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海边常见的涨潮景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观

4、潮这一课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壮美的潮水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仔细看,用心去感受海潮的壮美。预习评 价20分钟检查学生导学单的完成情况,理解字词,理清文章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检查导学单完成情况。2.学科长汇报检查情况。3、学科长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解决导读单上的疑问和现有问题。4、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点拨。1、认真检查,小组内认真讨论。 2、学生小组交流质疑,共同解决质疑。讨论交流生成问题10分钟小组内讨论交流生成问题,教师汇总各小组生成。1. 请各小组学科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组员发现的问题。2. 小组内生成问题。教师收集各小组的生成并汇总。组内认真讨论,每个

5、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过程要井然有序。结束新 课31、总结课文。2、作业布置。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作业。认真倾听。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呈现目标2分钟谈话导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解决生成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自主合作讨论问题15分钟学术助理分配各组研讨任务 ,各小组合作交流。 1、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2、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横贯”和“横卧”有什么区别?4、作者用三句话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这三句话能调

6、换顺序吗?5、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恢复”能去掉吗?为什么?1、自主阅读生成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形成初步见解。 2、各小组讨论交流,对生成问题达到共识。分组展示20分钟学术助理主持。1、各组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补充。2、教师适时点拨。3、简单评价。各组积极展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总结拓展升情3分钟拓展、总结。1、作者观潮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写下了此文,他是按( )顺序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展现在我们面前。2、想象说话:面对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你想说什么?1、重温写作顺序。2、想想说话。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头过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学反思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