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54199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教学环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教学环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化教学环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教学环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教学环节.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认真钻研大纲、教材、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将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可能置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对学习有困难的A组学生,要求掌握教学目标中最基础的内容;对学有余力的C组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多动脑筋,多思考,跳一跳,摘果子。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的坡度减缓程度,要以A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C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尽可能让

2、A组学生有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设计较难题,让C组同学回答、计算,增加他们努力后获得成功的愉悦感。2课堂教学。如在教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时,可以让优等生直接通过自学,使其发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中等生可先出示自学提示:观察准备题,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通过分组讨论,使他们明确倒数的意义及求法。而差等生则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习思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同样,由于不同层次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不同,练习设计要具有层次性,有

3、差异地布置练习。一般地讲,对与例题配套的基本题要求全班学生都掌握,如课本上的习题(选做题和思考题除外)。做这类题中上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对差等生就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以指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对于选做题、思考题等发展题只要求优生去理解,这样既增大了学生思维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减轻了学生的精神负担。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多的信息,得到最佳的训练,题库习题分层次编排,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达到分层提高的教育目标。即A组(基本)题巩固基础,控制难度,要求学生必做必会:B组(中等)题注重知识联系,强调拓展思维训练:C组(提高)题突出灵活运用

4、训练,探索能力延伸。A组同学必须完成基本题,并能拓展至提高题,B组同学完成中等题并争取完成提高题,C组同学直接完成提高题,虽然B、C两组学生没有做基本题,但他们完全可以在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解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A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中等、提高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C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A、B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C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