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5300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荷及其守恒定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物理年级高一班级17、22、23时间14年04月15日课题: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三种起电方式及其本质;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知道元电荷的值及比荷的概念。知道验电器和静电计的结构和原理。过程与方法:在具体实例中体会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守恒思想,不同事物相互联系,本质相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理解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教学难点:感应起电的原理。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实施教材过程设计回顾历史,引入新课: 电荷亦称电,是实物的一种性质。人们对电的认识最初来自摩擦起电现象和自然界的雷电现象。例如,在公元3世纪,我

2、国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记载:“今人梳头,解着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这是世界上关于摩擦起电引起闪光和噼啪之声的较早记载。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我国学者王充论衡中写下“顿牟掇芥”指的用玳瑁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名字的由来: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提出了电荷的概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一、 电荷:提问: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1. 两种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2. 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提问: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

3、内部是否存在电荷?原子的构成: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中性)提问:原子核为什么是稳定的?质子和中子之间有强相互作用 核力核外电子: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金属导电机理: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自由电子每个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金属内部动画:播放动画。3、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2)感应起电: P3演示实验: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使导体内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叫做 静电感应。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感应

4、起电。 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实质: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接触起电: 接触后 再分开 +Q 0 接触后 再分开 +Q -3Q 分配规律:同种电荷平分;异种电荷先中和再平分。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 摩擦起电:正负电荷的分开和转移 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提问:1. 电荷的相互增强、减弱和中和现象,是否是电荷消失?是否创造了电荷? 2. 三种起电的本质是否相同?二、 电荷守恒定律1.起电的本质: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5、并不是创造电荷。2. 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适用于迄今所知的一切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质子和电子是正负电荷的基本单元。在各种物理过程中,电子和质子总数不变,只是组合方式或所在位置有所改变,因而电荷守恒是十分自然的。值得指出的,近代物理学发现了大量有关基本粒子互相转化的事实。例如正、负电子e+、e-对撞湮没,产生两个光子;在这些过程中,出现了电荷的消失或产生,但反应物的总电荷等于生成物的总电荷,电荷仍守恒。这意味着电荷守恒具有更深

6、刻的根源。 表述二: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三、 元电荷1、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 库仑C ; 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2、 最小电荷量:质子或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3、 元电荷:最小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故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4、 比荷:带电体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q/m.5、 物理学史:密立根油滴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6、P3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1) 结构(2) 工作原理及用途【课堂训练】1. 如图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体Q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Q,AB带何种电荷 _ 若手的接触点改在A端,情况又如何_ 。 答案:负电荷、正电荷2.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 D ) A. 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C. b立即把a排斥开D. 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教学反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