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529246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文萃(3)班主任如何给高三学生减压“压力大”是高三学生的普遍感受,适当的压力当然有助于学习,而过分的压力却于事无补,反而影响身体健康、削弱学习效益。因此,在紧张的学习中,有必要使高三学生的压力得到释放。一、改善从颜色开始布置教室时,米色系和清淡的中性颜色可以减轻焦虑和紧张,要避免压抑或者强烈的色彩,总体感觉应以温暖柔美为主。比如就张贴于教室里的图画而言,就可多选以绿色、蓝色为主的自然风光(高山、大海、树木、花草)。这样,学生走进教室时就有如沐春风之感。二、营造清洁世界高三学习任务比较紧张,时间常被争分夺秒地利用,一些学生和老师对学习之外的事(如清洁打扫)就不太重视。殊不知,凌

2、乱的环境往往让人的心情变得很糟,而打扫和保持教室的清洁都是举手之劳。排列整齐的桌椅、叠放有序的书籍、一尘不染的地面、洁白无瑕的天花板,会让人觉得有一股清新之气,令人心情舒畅,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三、休息缓解疲劳课间十分钟对于松弛大脑、调节神经有重要作用,千万不可头昏脑涨地继续攻读。然高三学生普遍“少年老成”,不再“活泼好动”。其实,于课间到草坪或花台边走走,站在阳台上极目远眺,在教室里海吹神侃,甚至与同学追逐打闹(以不过火为前提)这些对于下节课的学习都是大有帮助的。四、花草装点心情教室的窗台为什么不可以象家里的阳台那么布置呢?一个个破旧的瓷碗、饭盒都可以是一个个别致的花盆,一个个同学也可以是辛

3、勤的园丁。小花、小草不仅优美了环境,还会在学生的心里增添一丝绿色、带来一线生机,在心里开出一朵朵小花。五、悲喜师生共分享有人和你分担痛苦,痛苦就可以减轻一半;有人与你分享幸福,幸福感可以增加一倍。同在一个班,相逢即是缘。一个班级应该团结、和睦、温馨,班内所有的成员均心心相印。某个同学过生日,师生共同唱歌祝福;老师评优晋级,也值得学生为之高兴;若一个学生家庭遭遇不幸,全班伸出援助之手六、主题班会是妙方对于那些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班主任要及时“对症下药”,争取“药到病除”。面对这种情况,召开主题班会是明智之举。通过班会解决了思想问题,扭正航向,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如果方向和方法不对,越努力越勤奋

4、却离成功越远。针对高三学生实际,这些主题可供选择:“战天斗地度高三”、“如何看待考试分数?”“我心中的理想大学”、“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拿什么回报您我的母亲”七、个别辅导更理想人有千万种,花有百样红。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家庭环境、习惯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的个性特质。于是,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独特的、都极富个性。他的思维体系和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也不尽一致。当学生个体面临特殊的心理问题时,教师的个别辅导就显得犹为重要了。比如“父母离异带给学生心灵的创伤”、“高三关键时刻被异性同学纠缠”、“因学科不平衡产生的对某学科的畏惧”这些,都要求班主任能明察秋毫,“挽救”学生于“水深火

5、热”之中。有人这样对教师下了一个定义: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艺术家、学生心理保健医、毕业事业引路人、人类灵魂塑造师。对高三班主任而言,这个诠释再恰当不过了。让我们倾心付出多努力,为高三学子的腾飞营造一方蔚蓝的天宇。教育中的十二大心理效应1.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

6、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2.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

7、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3.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

8、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4.“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

9、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5.培哥效应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帽子,眼镜,围巾,衣服,腰带,裤子并熟练地

10、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大象,打气,洗澡,电风扇,自行车,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

11、号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6.迁移效应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

12、。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7.反馈效应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

13、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心理学

14、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二是重视老师在作业或试卷上所作的评语,认真总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8.糖果效应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个概念。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

15、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实验结果: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2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20分钟!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经12年的追踪,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已是16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块糖的孩子(也已16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萨勒也未指出实马的样本大小,有多少被试孩子,他们的家教状况如何。我认为4岁的测试不会绝对性地决定他以后的人格,416岁期间,12年的环境与教育会起更大的作用。但萨勒提出的这个效应还是颇有新意的。9.破窗效应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