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52687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夜思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夜思教学设计执教人:杨丽蓉【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2.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3在优美的旋律上感受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4.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用具】歌曲伴奏、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课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根据李白的静夜思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二、初读古诗师:我们首先来聆听一次,感

2、受它的抑扬顿挫。初听,感受音乐。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到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就应该更有韵味、更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同学来表现一下。生:带动作、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丰富的情感。生:共同朗诵。三学习生字1.全班齐读2,。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1.学生圈出生字宝宝,并自己拼读两遍2.全班试着拼读两遍。3.教师教读4.小老师拼读5.开火车读四学

3、古诗1.全班齐读2.师示范读3.试着像老师这样读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地利用循环呼吸法在美妙的歌声中想动情地舞蹈,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

4、就利用上肢运动来做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四、巩固歌曲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五、小结(略)静夜思说课了新的体验和尝试。我执教静夜思一诗时,刚出示课题就听见学生不约而同地背了出来,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有的还大声说:“我早就会背了。”“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我马上意识到学生已熟知本课内容,看来按旧教案教学已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了。于是我就果断地将予设方案进行了调整。当时我心里还没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所幸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静夜思三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静”读后鼻音,

5、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体认读,不能拼读。于是随机教学静与夜,给它们找找朋友,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但我还不满足于此,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这首诗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个夜晚是怎样的?“思”是什么意思?他在思念着什么呢?意外的是,学生很快都明白静”和“夜”的意思。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在阅读中,我们找到了一个关键的字:“疑”,我是是这样教学的。师:“既然会背了,那我来考考大家。疑是什么意思?”话音刚落,学生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到“疑”字上。生:“疑”就是怀疑的意思。生:“疑”就是好像的意思(把学生说的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师:“

6、疑”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来想象一下诗人李白当时看见的是怎样的月光。生:(齐)明亮的。师:明亮的月光洒在屋顶上、树上、地上,天地间怎样?生:白蒙蒙的。生:好像下了霜一样。生:如同铺了厚厚的一层霜。师:看来,诗人是用霜来描写月光的明亮色彩,而不是怀疑地上有没有下霜。那么“疑是地上霜”的“疑”字只有理解成什么才更合乎情理呢?生:(异口同声地)好像。师:李白还有一首诗望庐山瀑布。(生齐背,略)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又该如何理解呢?生:也应该理解为“好像”,就是“好像银河从天上倾泻下来一样”,如果理解为“怀疑”的话,也同样让人感到非常别扭。师:(总结)对。看来,想象

7、诗歌描述的情境可以很好的体会和把握词语在具体诗句中的意思,不仅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中的“疑”是如此,其他诗歌中的词语也是如此。二、从生活情感启发诗的情感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毫无表情地读。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是想念家乡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问:他会思念家乡的谁呢?学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有的说是亲朋好友,有的说是兄弟姐妹,有的说是玩过的小溪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课前我还担心他们读不懂诗呢。于是我又问他们:你们也有过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吗?什么时候最想?最后,我问他们,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于是所有的诗意都在孩子们的嘴中被解释,他们甚至说:月亮都圆了,为什么我与家里人还没团圆呢!我明白,此时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也让学生明白了读书不仅仅只是会读,还要读会些什么。这节课我的收益颇大,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潜力,让我对古诗教学有新的认识。2007-08-06转自音乐天地2007-03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