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桃花源记【教师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526591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桃花源记【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桃花源记【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桃花源记【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桃花源记【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桃花源记【教师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7桃花源记助学案(教师版) 课型:讲读 主备:章浩轶 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借助工具书,能自己翻译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 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4.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苦。29岁那年,他为生活所迫,开始步入仕途。此后13年间,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个性高洁,与污浊官场格格不入,每

2、次出仕的时间都不长。41岁那年,任彭泽令仅81天,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他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家,从此过上了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直到晚年,不改初衷。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63岁。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热身1、读准下列字音豁然( ) 俨然( ) 怡然( ) 阡陌( ) 邑人( ) 间隔( ) 垂髫( ) 刘子骥( ) 诣太守( )2、划分朗读节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二研读互动(一)导入激趣: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宋武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此

3、时陶渊明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他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刻画一个与污浊社会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二)预习展示(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3、解释下列词的意思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豁然开朗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便扶 向路 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 欣然规往后遂无问津者4、翻译下列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_(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4、陌交通,鸡犬相闻。_ _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第 二 课 时(四)精读赏析1、美读课文2、读出文意:用自己的话表达二、三、四段的意思。3 、读出感受 提问: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用文中有关句子回答。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1)想像桃源之“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理解桃源之“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评读桃源之“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5、数十步,豁然开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提问:读了本文,你对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记有怎样的看法?在现实中,陶渊明屡入官场,却与黑暗现实格格不入,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令,不再做官。他向往美好生活,却又改变不了现实。只能寄理想于桃花源记等作品中。在本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客观上,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五)本课小结:通过交流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陶渊明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了解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三、巩固提升1、一词多义。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2、古今意义不同的字词。 交通 古: 今: 妻子 古: 今: 绝境 古: 今: 无论 古: 今: 3、归纳本课出现的成语并解释。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