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52605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河流的补给以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降水为主,因此一般有两个汛期;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第2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一年只能一熟,热量不足是农业发展

2、的限制性因素.【答案】1.C2.B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34题.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 BC D4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 BC D【解析】第3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与质量优无关.第4题,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玉米、小麦产量要高于水稻;水稻主要在辽河平原、吉林东部种植,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

3、沿岸也有分布.【答案】3.C4.C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5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C降水丰沛 D物种丰富6该地区降水分布规律是()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由东向西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 D由西向东减少7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A保护湿地B保持水土C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知图示地区荒地多,且多为肥沃的黑土,这是本区发展农业的突出资源优势.第6题,东北地区降水量受距海远近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第7题,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这也是本区国土整治的重点.【答案】5.B6.A7.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

4、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完成810题.8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C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9辽河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 B玉米C高粱 D水稻10呼伦贝尔草原的农业生产类型为()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解析】东北地区的黑土因被冲刷变薄而使其肥力不断下降,辽河下游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广大,呼伦贝尔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区.【答案】8.A9.D10.B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信息说明该区()A水资源短缺 B农业粗

5、放经营C劳动力数量少 D水土流失严重12该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D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解析】从图中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我国某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该区域发展农业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答案】11.A12.D二、综合题13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甲 图乙(1)图甲地形区名称:A_,B_.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展_,B地适合发展_.(2)图乙农业基地名称为_,该基地著名经济作物为_,该区域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_.(3)近年来

6、,图甲所示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双选)()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4)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A冻土广布B河流的汛期只出现在春季C都有小麦种植D黑土肥沃【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及地理事物可判断A为辽东丘陵,B为辽河平原,丘陵区适合发展林果业,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第(2)题,乙图农业基地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为三江平原,此区著名经济作物为大豆,发展农业最大的优势为人少地多,即人均耕地多.第(3)题,注意审清题意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第(4)题,甲、乙两

7、图所示地区相比,乙图所示地区有冻土广布、黑土肥沃的特点.两图所示地区河流汛期都有春汛和夏汛.【答案】(1)辽东丘陵辽河平原林果业种植业(2)三江平原大豆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3)AC(4)C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简略图材料二海南火山香米是海南利用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资源,联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的第一个有机水稻产品,是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又一典范.(1)东北与海南相距近30个纬度,可两地都能发展水稻种植业,共同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3)材料二表明,海南现在也能生产出优质大米,主要影响因素是_.【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不难找出两地的共同自然原因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第(2)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应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优势分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海南发展优质水稻的影响因素是土壤和科技.【答案】(1)同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广阔;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人文因素: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3)技术与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