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52437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大庆湖滨学校 王超 邮编:163311 电话:18646659766活动背景: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课题“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题旨。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12岁的南非儿童恩科西的去世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感叹点明题意,再叙述恩科西的身世遭遇及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精神,最后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讲话阐明主题。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科学地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2、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 关爱艾滋病患者。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活动准备:课件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齐读课题。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个艾滋病小斗士就是十二岁的南非儿童恩科西,我们先通过这些词语来回忆一下课文。【这个环节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既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又让孩子快迅进入文本】二、精读感悟:(一) 感知艾滋病的可怕,感悟恩科西的“不幸”

3、【课文以“斗”统领全文,24节写恩科西面对的不幸,也是主人公“斗”的一种表现:】1、 首先放一组艾滋病儿童的图片,教师配上音乐和文字,再让我们来看看恩科西遭遇了怎样的不幸?打开课本,默读2-4段,划出有关的语句,用一两个词语在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进行课堂平等对话的基础。此处,安排默读,符合年段要求,另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图片、音乐、告白把学生带入“恩科西的不幸”这一情境中。这个过程细节设计好!】2、 生自读课文,画句子,批注。3、 讨论交流:“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把它读出

4、来。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这些数字让你感受到什么?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投影)指名读。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竟然”该怎样理解?“挺”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坚持”吗?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师:小恩科西不愧是第二次齐读课题。“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了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投影)A 理解上下文说说“轩然大波”在这儿指什么?B 那里的老师、家长、学生听说恩科西

5、要来上学,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C 读词“轩然大波”。D 是呀!身患艾滋病的恩科西被他们拒之门外。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恩科西,你最想得到什么?师讲述:尽管南非是艾滋病重灾区,但绝大多数人们对艾滋病却缺乏科学的认识,面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感到恐慌和畏惧。E后来事情又是怎么解决的呢?由于媒体的干预以及养母的不懈努力,三个月后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书包去上学。(二) 感悟恩科西“顽强的抗争”过渡:面对如此悲惨的命运,小恩科西害怕了吗?退缩了吗?向命运低头了吗?他是如何顽强的抗争、与命运搏斗的呢?让我们从文中寻找答案,默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讨论交流:

6、1、“恩科是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投影)这儿用了两对关联词,找一找。 自由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抓关键词“坦然”、“关心”)师创设情境引读:当恩科西第一次得知自己的病情时,他不是当恩科西得知艾滋病无药可救时,他不是当恩科西被艾滋病折磨的不成人样时,他不是恩科西不愧是:第三次读题。2、“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这段话中,他在向谁呼吁?呼吁什么?用什么样的声

7、音呼吁?指名读。应该怎样读?(抓关键词“纤弱”)【朗读指导到位,纤弱中有坚强,纤弱中有勇敢。先让学生体会了这种心态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恩科西的呼吁。学生的体验是多元的,朗读也将是个性化的,恩科西的形象也更鲜活!用朗读挖掘阅读教学的深度。】3、他说:“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艾滋病药物,使他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投影)他又在向谁呼吁?呼吁什么?(抓关键词“尚显稚气”)谁能把他的心声再说一下。4、他还说:“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投影)他又在向谁呼吁?呼吁什么?读过渡:小恩科西的一番发言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为

8、了全世界的艾滋病儿童,他在奔走,在呼喊,让我们来向世界、向政府、向人们呼吁。教师引读:恩科西在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与艾滋病抗争、与无知和偏见抗争,你能赞美一下他吗?师:他是当之无愧的第四次齐读课题。5、师引读:尽管恩科西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但他依然在梦想未来。他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专家,周游世界,到各国演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投影)师:他梦想着自己能够健康长大,他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艾滋病专家,多么简单而美好的梦想。谁能把他的心声再读一读!(指导朗读)过渡:然而,(音乐起,出示图)在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开始恶化。6月1日这天,就在全世界儿童

9、欢度节日的时候,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的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三、总结全文:1、(师引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投影)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了吗?2、(师引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投影)“痛切”什么意思?能换成悲痛吗?你从总统的话中读懂了什么?为什么说他是“榜样”?3、再齐读句子,感知写法。(这两段话分别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对课文写法的领悟,是高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之一

10、。】 四、补充介绍:1、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2、简介“红丝带”(投影)。3、同时,各国人们都在身体力行,关心着艾滋病人。(投影图片) 今后你会如何对待艾滋病人呢?五、升华主题: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第五次齐读课题。【以课题为情感线索,五次引读,每一次学生感受和体会得到提高】2、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难免也会遇到困难、挫折、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六、作业: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即将到来,试着写一封倡议书,提倡全世界的人都来关爱艾滋病人。【重视读写结合】板书设计:

11、 15、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坦然面对 恩科西 抗争 关爱他人课后反思:艾滋病小斗士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有效的对话莫过于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课文阅读至情深意浓处让学生用练笔来表达心声、宣泄情感。 我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读到“恩科西是一个黑人男孩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一处时,为小恩科西的无辜、失去母亲的悲痛及无法避免最终的悲惨命运深深叹息,我认为此处是一个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在旁边做上批注。通

12、过课前上网查询,第一课时的教学及学生对文本资料的阅读,学生感受到了恩科西的不幸遭遇,他们的心被强烈地震撼着,写出来的批注催人泪下。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两组关联词语时,先让学生说说用了2对关联词讲了哪两层意思,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坦然生活的、怎样关心患病的儿童的做了哪些事,最后在旁边做上批注。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白之处,其实渗透着极丰富的“有”,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所以,我利用好这些空白,让学生写起来,感受恩科西与病魔作斗争的经历。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对话的基础和依托,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在对话过程

13、中合理调控,用心感悟,用情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获得心灵的洗礼。 一、突出“命运的不幸”。我请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感悟恩科西的不幸表现在几个方面,学生们朗读课文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幸表现在:1.无法改变命运的不幸;2.失去亲人的不幸;3.遭受社会歧视的不幸。学生们在总结时对恩科西充满了同情。想想自己吧!年龄与自己差不多的恩科西是多么的可怜! 二、突出“顽强抗争”。学习第三部分,我让学生带着“恩科西如何与不幸顽强抗争?”这一问题边默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作上批注。学生充分阅读后发表看法,总结出“热爱生命、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关心他人、梦想未来”几点。至此水到渠成,正因为恩科西勇敢、乐观、顽强,所以他被称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名副其实的。 三、突出文章的中心。课堂结尾部分,结合领导人曼德拉和安南评价话语的朗读,动口说一说,动笔写一写。让学生既对艾滋病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同时又能在品析课文时学习小主人公顽强抗争的精神,正确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挫折甚至灾难,树立一种坚强的人生观。切实达到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