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导学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524276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童年》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童年》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童年》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童年》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童年》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童年》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童年导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过程与方法:1、通读法:引导学生通过速度课文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研讨点拨法: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涵,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及学习作者以苦为乐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理解词语。2、感悟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之情。3、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二、展示目标。三、自学指导。(一)、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 2、生字注音。 生疏 教谕 琐事

2、溺爱 私塾 孤苦伶仃椽子 蹿房 门楣 关键 一垄 浑浑噩噩3、词语解释。 【肃然起敬】【万象更新】 【孤苦伶仃】 【相依为命】【不以为然】 【家徒四壁】 【浑浑噩噩】四、走进文本。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去写童年的?2、这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读完本文,你对作者的童年经历有哪些感触呢?五、走出文本,拓展延伸。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3、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

4、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

5、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

6、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1 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这样写?2 为什么说了解“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3 下列对第段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二三。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