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读好书 (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52325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读书读好书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好读书读好书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好读书读好书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好读书读好书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好读书读好书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读书读好书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读书读好书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训练题(“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训练题1、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一次读书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命一个名称,以体现活动主题。(书香满校园与书为伴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2)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示例二: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符合活动主题即可。2、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么开展这次活动提三条建议。A举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情况B请新华书店到学校搞一次书展C请作家作一场“走近名著”的报告会D在全校举办“读书交流会”E举

2、行“名著走向舞台”的话剧表演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4、同学们在“我爱文学”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了文学书刊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现语文老师请你策划一次有关“我爱文学”的班级交流、评价活动,你拟采用的活动主题是什么?你所准备的活动过程是什么?主题:同上,

3、略。过程:各小组推选23名代表准备参加班级交流、评价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语文主题活动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规定交流顺序,确定活动的评委。 各小组代表交流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语文老师或主持人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5、如何看待网上阅读?谈谈你的看法。示例:网上提供了丰富、及时的信息资源,可以满足我们对信息的需求,还可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信息。网上提供了富有想像力的、变化多端的交流功能,可以让我们访问许多人,与他们对话,获取信息。然而,网上也有色情暴力,游戏赌博,垃圾信息等问题,需要我们自律,正确对待。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试题一、列举读书名言和介绍读书方法例一:

4、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的座右铭: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读书还是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方法的理由。茅盾“背书”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的红楼梦

5、,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的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华罗庚“猜书”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再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方法一致,就不再读了。他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我的读书方法:我的理由:答案活动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活动二:精读法;因为一些名家名篇,美文佳作,需咀嚼品味。或,网上阅读法;因为网上有丰富的资源,网上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例二:为推动国民

6、阅读,人大代表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你们班也围绕是否该设立此节进行辩论会。学校组织的辩论会结束后,因为你表现出色,有同学对你说:“你真棒,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口才;要是我能和你一样就好了。”听完他的话,说:答案 示例:“谢谢你的鼓励,其实只要你坚持阅读,多练习说话,就一定有好口才的。”例三: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展开“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答案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活动主题:阅读名著,陶冶情操。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

7、主题):通过名著阅读,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活动方式:请作家到班上进行专题讲座;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会;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孔子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安徒生高尔基人物:介绍:(3)答案提示:只要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吻合,语言简练即可。例四:积累题。(1)请以“读书”为选择范围,任意写出相关的名言一句。答案(1)示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2)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句,请写出任意连续两句

8、。答案(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例五: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儿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长年累月的广泛读书,细水长流的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即记在笔记本上。材料三:上海有一位青年,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的不可胜数。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敞的

9、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最终成为了年轻的小说家。探究结果: 答案 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政治家乃至一个普通人,要想将点滴的阅读积累成为浩瀚的知识,就必须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信念。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六:根据语境,补全对话。放学路上,甲乙丙三位同学展开讨论。甲说:“现在的作业少了,时间多了,我可以随心所欲的看课外书了!”乙说:“时间多了难道只是给你看课外书的吗?学生嘛,还是应该看课本!”丙说:“你们说得都太片面了 答案 钻研课本是很重要的,课外书也是可以读

10、的,不过要有选择性地读。二、介绍参加活动情况和设置活动方案例一: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可以吸收无尽的营养。读书,能激起你心中的波浪;读书,能使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得宽广。你一定喜欢读书。谈谈你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负的任务及完成的情况。答:搜集“名人读书名言”、讲“名人读书的故事”、策划或主持读书报告会等等。请你为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份开展“读书报考会”的活动方案。答:内容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举行报告会、活动总结。例二:班上将开展一次文学名著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段开场白。要求:讲清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 示例:同学们:阅读文

11、学名著能够引导我们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名著海洋中遨游吧。例三:请你阅读下面四则材料,然后答题。材料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的60.4,2001年的54.2、2003年的51.7下降到此次调查的48.7。(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材料二:中国教育报记者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采访时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中小学生喜闻乐见

12、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材料三:中国和平出版社退休编辑郭志刚把2570册图书捐赠给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大兴区张北育才小学,孩子们开始还能勉强按老师的要求派对上前领书,不多大一会,急不可耐的孩子忍不住蜂拥而上,团团围住郭志刚,向他伸出一只只小手,场面完全失控。随同人员说:“看着孩子欢天喜地的样子,我们觉得鼻子有点酸酸的,忽然体会到了什么叫渴望,体会到了渴望的分量。”(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材料四:12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和社区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日庆典活动,把读书日变成一个热热闹闹的欢乐节日,显示了全球对阅读问题的关注。主题班会中,班主任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有关读书的感言,你将说的一句是:答案 略。例四: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作为互联网(Internet)最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为人们查找资料、搜寻素材提供了莫大方便。但是,“百度”信息庞杂,真伪混淆,用“百度”做学问必须谨慎。材料二:目前,网络上有一种写作软件可助人写作。你只需把想到的创作原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