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52091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敬业与乐业的课文主旨,了解作者的人生观,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整理和积累文中用以论证论点的大量经典格言警句,体会演讲通俗浅显的语言格调,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理清文章论证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掌握讲道理、举例子两种论证办法。【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语言叙述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教学办法】讨论、点拨、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他告诉我们工作要有一种

2、执着的敬业精神,要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发明财富为高兴。今天我们就学习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关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二、文题背景及解析文章题目点明了演讲的论题。其中“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限于正式的课主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以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三、整体感知课文、认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字词。、理解课文层次:稳固复习议论文三要

3、素、根本结构:板书: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概括内容:本文分为三个局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总起全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论述“有业,再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全篇。第一局部第段:释题,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局部第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第三局部: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课文内容研读: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论题的来源?有必要吗?在文首进行表明,可防止听者把论题和古籍中的语句原意混同,又显示了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论题来由,也便于揭示全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讲演的目的是“敬业与乐业

4、,为什么梁启超在论证论点之前先说“有业的问题?他是怎样介绍“有业的必要的?“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根底,对“待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先引用孔子的话,再用事例证明,然后用自己的话从背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如何理解文中的“业:对“业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职业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可以指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四、归纳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结构条理清晰:课文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局部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必要性,末尾总结全篇,提出希望。、论证办法的多样性:道理论证使演讲富有说服力。举例论证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吸引听众。、语

5、言浅显通俗。五、课堂训练、精读、段,思考以下问题:文段中引用了谁得名言?说说叙述了什么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就是敬业。名言有权威性。语言简洁而深刻,指导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中举了什么事例?表明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把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项职业进行比照,指出职业无高下贵贱之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论据能充实议论内容,有力地证明观点。、文中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示?点拨:此题考查我们读后的感悟,应结合文中主要观点,讨论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板书】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要敬业敬业与乐业有业之必要要乐业结论:敬乐人类合理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