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回转窑操作的几个重要参数.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518642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回转窑操作的几个重要参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影响回转窑操作的几个重要参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影响回转窑操作的几个重要参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回转窑操作的几个重要参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回转窑操作的几个重要参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生料细度不难理解,生料磨的越细,颗粒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组分之间的接触面就越大,同时表面质点的自由能也越大,使得扩散和反应机会增多、能力增强,因此固相反应加快。但是,生料磨的越细,其粉磨电耗就越高,细度磨到多少合适,应该根据各厂的实际情况,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就现在一般的分解窑来讲,对于烧成熟料,小于100um的方解石和小于55um的粗粒石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过细的粉磨没有意义,我们的重点应放在抓少数大颗粒上,做到既要能烧又要省电。大多数水泥厂的生料细度以考核0.08mm筛余为主,而实际上起主要影响的却是0.2mm筛余,应该抓住这个重点。按通常的经验:当0.2mm筛余1.5%时,0

2、.08mm筛余以控制在12%以下为好;当0.2mm筛余控制1.0%时,0.08mm筛余可以放宽到15%;当0.2mm筛余控制0.5%时,0.08mm筛余可以放宽到18%;二、液相量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硅酸三钙是通过液相烧结进行的。在高温液相作用下,硅酸二钙和游离氧化钙都逐步溶解于液相中,以离子的形式发生反应,形成硅酸三钙,水泥熟料逐渐烧结,物料由疏松状态转变为色泽灰黑、结构致密的熟料。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由于含有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硫酐、氧化钛等易熔物,其最低共熔温度约为1250。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液相量会增加,液相黏度会减小,使参与反应的离子更易扩散和结合,也就是说液相在熟料的形

3、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水泥熟料化学成分和烧成温度的影响。既然液相量与化学成分有关,那么在配料上将如何控制呢?根据以往的经验,先定义为1450下(比较接近于生产实际)的液相量,液相量按下式计算:L=3.0A+2.25F+M+R式中L、A、F、M、R分别表示水泥熟料的液相量、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和氧化钾的合量。水泥熟料的烧成在现阶段的工艺条件下(预分解窑),液相量一般控制在2030%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是对所有水泥厂而言的,就某个厂来讲显然是太宽了,各厂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厂情的最佳控制范围。三、液相黏度前文提到液相黏度影响着硅酸三钙的形成,黏度小,有利于液相中

4、质点的扩散,能加速硅酸三钙的形成。那么,如何控制液相黏度对熟料烧成的影响呢?我们知道,影响液相黏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化学成分,我们同样先把温度定义为1450(比较接近于生产实际),液相黏度就只与化学成分有关了。再通过一定条件下的实验,测得每种组分在该温度下的液相黏度与其含量的关系,然后把他们加起来,就可以得到该熟料的一个有关“液相黏度”的值了,这个值与配料有关,可以人为控制。值得说明的是,这个加起来所得来的液相黏度值,并非该熟料真正的的液相黏度,因此加一“准”字以示区别。但对于大工业生产来讲,重在控制其变化趋势,控制其稳定性远比控制其绝对值来得重要,因此有这么个加起来所得来的“准液相黏度”概念,也

5、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生产。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的有关实验,建立起来的有关因素与液相黏度的一些关系如下。虽然这些关系是有条件的,但我们可以先甩开条件,仅看看某因素对液相黏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也已经是很有意义了。液相黏度与铝率(AIsub2/subOsub3/sub/Fesub2/subOsub3/sub)的关系: sub1/sub=0.77P+0.92液相黏度与碱(Ksub2/subO和Nasub2/subO)的关系: sub2/sub=0.35R+1.65液相黏度与三氧化硫(SOsub3/sub)的关系: sub3/sub=1.64-0.38S液相黏度与硫酸碱(Ksub2/subSOsub4/s

6、ub和Nasub2/subSOsub4/sub)的关系:sub4/sub=1.75-0.25Q液相黏度与氧化镁(MgO)的关系:sub5/sub=1.42-0.06M (MgO=13%)sub5/sub=1.30 (MgO3%)该水泥熟料的“准液相黏度” :=sub1/sub+sub2/sub+sub3/sub+sub4/sub+sub5/sub五、易烧性 所谓易烧性,是就实现煅烧目标所需花费的代价。在某种特定的设备中,把生料煅烧成具有期望性质的熟料,各种生料的性质不同,所需花费的代价也不一样,反应了这种生料煅烧成熟料的难易程度。生料易烧性在经过不断的摸索后,进一步将煅烧过程的目标定义为熟料中

7、未化合CaO的含量,仅当游离CaO足够低时才表明煅烧完全;煅烧所花的代价则为在一定温度下煅烧所需的时间。将一定代价下达到目标的程度,或达到一定目标所需的代价,作为衡量生料易烧性的尺度。实践证明,生料的易烧性不仅与其细度和化学成分有关,还与组成其的矿物结构甚至形成条件等有关,其最终的易烧性好坏只能靠实验。比如在中国,一般长江以南的原料普遍比长江以北的原料既好磨又好烧。但基于实验下的细化研究,对探究易烧性的变化还是很有意义的。瑞士的Kock等曾对全世界15个地区的168种生料样进行了35项物理特性参数与易烧性的关系实验研究,从中选出了相关性较强的前10项供参考:特性参数相关系数备注LSFSM0.1257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与硅酸率的积SM8.91生料的硅酸率R880.135生料的88um筛余R2O1.5生料中K2O和Na2O的含量GL-0.15生料中云母结构矿物的含量MgO-0.9生料中MgO的含量Q-0.08生料中石英、氧化铝、页岩的含量R200-0.2生料的200um筛余SMIM-0.15生料的硅酸率与铝氧率的积Fe-0.27生料中含铁矿物的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