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516127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博爱县高中语文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习目标】 1、了解弗罗姆及其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感受不同阶段的爱。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 2、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知识链接】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学习过程】一、细读文本,自主积累1、注音辜负( )罪孽( )惶恐( )履行( )休戚相关( )归根

2、结蒂( )给予( )给以( )解数( )押解( )刹那( )刹车( )赢得( )羸弱( )专横( )横竖( )诞生( )涎水( )心劳日拙( )咄咄逼人( )相形见绌( )2、解词节外生枝: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咄咄逼人:二、整体感知,把握思路1、本文是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2、题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写作对象是“母亲、母亲、孩子”,写作内容是“爱”,写作层次是“母爱、父爱、孩子的爱”。请依据写作层次梳理本文思路。3、题目包括“父爱、母爱、孩子的爱”三者的爱,那么在文章中“孩子的爱”是怎样的?请填写下列表格。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婴儿期)8岁

3、以下(幼儿期)810岁(童年期)少年时期(成长期)成熟时期(成熟期)通过以上的阅读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三、细读文本,筛选信息(一)阅读一、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母爱与父爱分别有那些特点?母爱与父爱有哪些不同?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点拨:学生自主解决,主要是寻找关键语句。)2、比较分析,说说母爱与父爱两者差别的原因。3、小结(初步得出弗罗姆观点,集体朗读)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4、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二)阅读最后一部

4、分,思考:5、如何完成成熟的一生?(点拨:深入思考,圈点勾画,概括要求全面、具体。明确一个健康成熟的灵魂要达到的高度。)四、合作探究6、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点拨: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联系名人大家经历谈感受。)五、课堂小结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仅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让我们

5、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地说声:“谢谢!”六、情感延伸,真情书写弗洛姆想教会我们“爱的艺术”,想把爱同健全的人格结合起来。那么让我从学会感恩做起,给亲爱的父母写一封信,今晚就放在他(她)的床头,或直接读给他们听。(课后作业)【巩固练习】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B、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生病或者听话、孤立无援。C、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D、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

6、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二、阅读课本14段,回答24题。2、第2段“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中“本来面目”的意思是()A、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B、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C、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可感的性质、特征等。D.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3、对“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B、孩子被母亲爱是因为他们是母亲的孩子,有被母亲爱的资本。C、长得可爱、孤立无援都可以成为孩子获得母爱的理由。、母爱的无条件使孩子变得消极、被动,缺少生活的自主性。4、下列对选文理解的句子

7、中,有误的一项是( )A、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不能很好地辨认物体,是因为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B、孩子在生长、发育后,开始有能力区别外部事物的不同,这就使他们能够去爱自己的母亲。C、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逐渐由自恋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D、爱的对象的发展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对象应是自己的母亲。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学阅读体验亦可)说说你对母爱或是父爱的感受。【拓展阅读】1、至善至亲,父母大爱(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2)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 吕公著(3)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

8、的伴侣。郑振铎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的交织在我的生命里。泰戈尔(6)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人生。高尔基2、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窜窜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也不响。 我要轻轻的开放花瓣儿,看你工作。当你沐浴之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花

9、香是从我身上来的。当你吃过午饭,坐在床前读罗摩衍那的诗,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的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会突然的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你到哪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部分答案二、1、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父爱和母爱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 2、第一部分:体验母爱(1-3)第二部分:感受父爱(4-7)第三部分:完善自身(8-10)3、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婴儿期)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

10、的能力 (婴儿期)8岁以下(幼儿期)有被爱的意识,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幼儿期)810岁(童年期)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童年期)少年时期(成长期)开始呼唤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过渡期)成熟时期(成熟期)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成熟期)三、(一)1、特点与区别母爱无条件。祝福、和平,不用为此努力。自然世界。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爱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思想世界。法律、秩序、纪律等。优缺点母爱 伟大,渴求。不需努力,无需赢得。父爱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必须努力,否则会失去。2、母爱童年时期 以时间区分父

11、爱成长时期母爱被人爱、无条件 以能力区分父爱通过努力、有条件4、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比较:前者因为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是被动的,这种爱是幼稚、不成熟的。后者是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是主动的,这种爱是成熟的。5、 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树立起两个形象。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学会自立。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理智和判断力上。或:成熟的人应具有的特点:独立、温和;自信、理智。前两点来自母亲,后两点来自父亲。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独立温和),又是自己的父亲(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

12、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母爱与父爱的结合,既要发展母亲的良知,又要发展父亲的良知。也就是有母亲的爱的祝福,又要有父亲的爱的原则。故母爱与父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6、此题通过讨论希望让学生明白: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巩固练习答案】1、C(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而且是”改为“而是”,与前面“不是”呼应;B语序不当,应把“孤立无援”调至“自己弱小”后,以使句式整齐,合乎逻辑;D成分残缺

13、,应在“父亲”后加“的高度”,使之充当前面“达到”的宾语。)2、C(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本来面目”带有比喻色彩,从上下文来看,应指婴儿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A、B项都不完全,D项没有抓住“本来面目”的比喻义来说。)3、(关键是对“消极”一词的理解。它只是指母爱的无条件,孩子无需付出就能获得,而不是指“使孩子变得消极、被动”。)4、 B(文中第二、三段说,孩子生长、发育后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又说8岁以下的孩子还不会爱。据此可以判断。)5、母爱是温暖的阳光,奉献着七彩光芒;母爱是辽阔的海洋,坦露着宽广胸怀;母爱是肥沃的土壤,哺育儿女茁壮成长;母爱是无限的宇宙,任儿女自由遨翔。/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