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51538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案例之二论语十则(第一课时)宜昌市第六中学 常红艳 【教学依据】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影响之大。论语一书中有不少语句至今仍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可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瑰宝。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者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辩证地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

2、素养的使命。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对他们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论语全书今本486章,本文选取了10章。虽只是一个零头,但也可看出这本书形式上的特点:分章记述孔子的言行,即语录体。前九章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对话体,其实核心只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上,也可算作是格言。这十章全是短章,学生易懂易记;而且从内容上也贴近学生生活,大体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如:第1、2、3、4、5章;一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如第1、4、5、6、7、8、9、10章。这样选篇也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通过阅读学生能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感受古人深邃

3、的思想与智慧。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属于格言体的文言文,所以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更自觉地去多读一些,多背一些,多积累一些的积极性;而不宜死扣字句翻译,过多地对词法句法进行分析,让学生还没有就“望文生畏”,这是初学文言文的大忌。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很明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既如此,那么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也就更加明确:“多读一点,读得顺口,读懂意思;多背一点,背得流畅,背出韵味,一句话,增强文言文的积累和修养。”

4、(余蕾语文不是1+1)。所以在教学论语十则时,主要以读背贯穿始终,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采用“分类式读书卡”的学习方式进行整理积累;在读背中,在积累中自然地汲取精神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思想与智慧,感受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多读、多背、多积累的积极性;在读背中改进学习方法,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知识与能力目标 自主搜集论语及孔子的相关资料,对其书其人有所

5、了解与认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的基本内容;加强诵读能力的训练,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熟读成诵,背得流畅,背出韵昧,增强文言文的语感;学会用做“分类式读书卡”的方法来学习文言文,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文言文的积累。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地搜集相关资料,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去理解文章大意,并能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立足于诵读,核心是培养语感,让学生多读多背,还课堂书声琅琅;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学做“分类式读书卡”。 教学方式 对于初学文言文者,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要想不让学生望“文”生畏,首先就得

6、让学生走近文言文,让他们明确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简洁、可读性强。现代语中有很多成语便是由古代俗语、谚语、格言警句中的成分凝聚而成的。我们说话作文,能运用成语总是一件快事,其实,大多数成语的构成都体现了古汉语的规律,不少的成语甚至直接取典于古诗文,至今仍葆着它的青春活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帮他们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其次,文言文的教学以读为本。应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朗读的重要性,要着力抓好这一环节,让学生掌握朗读文言文的正确方法,达到当堂背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应以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进行,并加强朗读指导。粗读时要求读准字音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细读时要求读准节奏需理解大意掌握停

7、顿,背读时要读出韵味需把握语气理解内涵。这样做,有助于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古文是读懂的,不是老师讲懂的,读的过程是一个化古的过程,一个把古文读成白话的过程。 第三,指导学生学做“分类式读书卡”。通过这种学习活动,按照不同类别整理课堂笔记,进一步理解这十则格言的含义,并养成学生分类整理的能力和习惯,从而用这种方法去阅读更多的文言文,加强文言文的积累,增强语文素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四,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不作一字一句对照翻译,不作词法句法繁琐分析,不在“之乎者也”这些符号中贴标签。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大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领悟与理解,由学生相互质疑解难,对学生较易理

8、解的语句不用逐一分析。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去阅读探究,进行综合性学习。课堂上老师的角色应定位于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文言兴趣 课前的导入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近文言文并对它产生兴趣是这一环节的重点。可先讲一个生动浅显的文言故事,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也可由成语接龙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是沟通古今汉语的桥梁;还可由古诗词背诵比赛导入,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性;直接由论语及孔子的故事导入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举措。 二、初读课文、走近作者作品。 在课前对论语一书及孔子的生平学生要有一点认识。应发动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善做读书卡,课堂上资源

9、共享。这一项活动不宜老师越俎代庖,应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良好习惯。在粗读中通过析题了解该书在形式上的特点及在历史上的影响,初步感知孔子的形象及其人格魅力。 三、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1、粗读课文。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关于通假字点一下即可不必讲的过多。2、细读课文。要能准确地正音、断句,相互质疑解难,理解文章大意,读准停顿、读准节奏。3、背读课文。要力求读出语气、读准语调、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熟读成诵,读出韵味。4、在读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做“分类式读书卡”。如:成语类、名言警句类、难句理解类等等。 第二课时 四、读后思辨、读出个性见

10、解 这一步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提出这一更高阅读层次的要求。意在培养学生学会用辨证、批判与反思的眼光去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读出自己的思考。联系自己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五、激趣探究、综合实践活动 引出有争议的话题,激发学生以更浓的兴趣在课外去阅读论语、去阅读孔子、去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开展综合性的学习。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文言兴趣 师:苏东坡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是你我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

11、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或成语有很多。平时你在积累中还知道哪些呢? 生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师:一代诗圣的经验之谈。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1:要多读才会写出佳作。 师:这是语文学习的秘诀之一。 生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朱熹 生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师:这里为什么要读“xin”而不读“jin”呢? 生3: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所以读“xin”。 师:看来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好。还有吗? 生4:学而不厌。 师:这是一个成语。用现代语说,是什么意思呢? 生4:学习不能满足,要活到老,学到老。 师:哪种表达更精练? 生齐答:成语。 师:这个成

12、语来源于何处?有谁知道? 生5:论语,是孔子的一句话。 师:好,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取的十则。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刚才大家所说的名句均是文言古诗,还有不少成语直接取典于古诗文或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这些文言古诗和成语都具有文言文简洁、典雅的特点。平时我们说话作文能运用成语或引用诗句可谓是一件快事。相信我们能学好古诗及成语就一定能学好文言文。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生6:要多读。 师:正如刚才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13、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点评:围绕读书,由学生所熟悉的成语及古诗词导入,将学生的积累带进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同时也由学生总结出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二、初读课文、走近作者作品。 (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请大家拿出我们预习

14、时所做的“作家作品”读书卡,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生2: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故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响的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贡献,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生3: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

15、我的老师啊! 师:这一个故事正好在我们今天要学到的格言中有一句类似的文言句,待会读的时候请大家再来作答。 生4:孔子因他的刻苦好学,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现在,人们都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孔子的像身长6、4尺,号称“长人”,给人感觉高大、庄严。 师:大家可以参看书上插图。我感觉到的不仅是高大、庄严,我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如何? (点评:用做“作家作品读书卡”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利用资料,资源共享,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不失为一种高效之举。对论语及孔子的了解也为下面文言文的学习张本。) 三、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1、师:好文不厌百回读。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生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一生范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1:他注意到了关键字的读音,音咬得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