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513461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语文第一课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华字典。 2、把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 3、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4、背诵赠汪伦。 教学重点 把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背诵赠汪伦。 教学难点 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字母歌 播放音乐,师生同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二、激趣谈话,熟悉字典 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熟悉的字或者想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时,怎么办?(生自由发言) 我们可以请一位“不会说话的小教师”来帮助。这位教师可是神通广阔,没有一个字它不熟悉,想结识它吗?出示字典。 三、学习音序查字法 1、熟悉字典的组成局部。 现在请大

2、家翻开字典,观看一下字典里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边汇报,师边点击课件出示“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正文”等,并对每一个局部做以简洁的介绍说明。 2、以详细字为例,具体指导,教给方法。 以“厨”为例,详细展现操作过程。 第一步:查音序。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要查的第一个字母“C”。 其次步:查音节及页码。在这个大写字母“C”的栏下,找到要查的音节和这个音节的页码:chu(46)。 第三步:在查到的页码中,依据要查字音节的声调挨次,在正文中查出要找的汉字“厨”。 提示学生,查声母是“zh”“ch”“sh”的字时,要查“z”“c”“s”。 有的字典的音节是没有声调的,可以找到这个

3、音节的页码后,在该页码下查找不同声调的字。 四、反复练习,总结方法,提醒规律 1、出示“猫”和“电”字,师生共同查字典。 2、独立查一查“漂(pio)”“踪(zn)”两个字。 3、出示“糖”“信”“物”三个字,组织学生查字典竞赛。 采访成功者,有什么好方法,查得这样快? 4、小结方法:先看字母查“索引”,找到字母查音节,依据页码翻正文,根据声调去找字。 5、读一读“音序查字法口诀”,并竞赛背一背。 语文第一课教案 篇二 【设计理念】 二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简单承受和理解直观形象和感性认知。因此本次教学,我们在各种情境创设中,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先扶后放”,引导孩子发

4、觉语文学习的规律,自主探究分类识字的方法,拟声词的构词特点,动物成语的构造规律等。让孩子能联系生活,学会学习,学的好玩,学的有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分类的方法自主熟悉“狼、猩、鹤”等十个生字。 2、能依据拟声词的构字特点猜想读音,初步学会在语境中运用拟声词。 3、能初步学会积存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到达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能依据拟声词的构字特点猜想读音,初步学会在语境中运用拟声词。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我就是佩奇,来和我打打招呼吧。 2、今日我想和你们去动物王国熟悉更多的新朋友,你们情愿吗?那我们立刻动身,去语文园地八看看吧。 一、识字加油站(认一认动物生字词) (一)动

5、物名称 1、出示动物名称和拼音 2、去掉拼音、图片读 (二)动物分类 1、请四人小组立刻拿出分类图一边争论一边分组。 2、展现分组成果(展现多组成果) 3、小结分类方法 (三)归类识字 过渡:感谢你们,这样一分类,我记起来就真的简洁多了。 1、读兽类词语,找发觉。 (1)想想他的种类,看看他的字形,你有什么发觉呢? PPT:兽类狼猩 (2)像这样带有反犬旁的字还熟悉哪些? 预设:狐狸猫猪 (3)原来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兽类有关。 2、查找其他种类字形的特点。 小结:原来分类可以让我们记得更快,认的字更多,分类识字真是识字的一 个好方法。(板书:分类识字) 二、字词句运用(用一用趣味拟声词) 过渡

6、:动物王国里不仅有新朋友,还有很多大自然中奇妙的声音,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一)猜读音 1、(PPT:出示“唰”)师:你们猜这个声音怎么读? 2、出示拼音检验读音是否正确。 3、你是怎么猜的呢? 小结:真棒!原来熟悉汉字我们有很奇妙地方法,可以借助一个字里的其中一个部件去猜想这个字也许的读音。(板书:猜想读音) 4、接下来这些字,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猜猜他们的读音吗? 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像这样能依据它的读音猜想整个字音的部件,在形声字中我们把它叫做声旁,声旁就是表示读音的部件。 (二)说发觉 1、再读词语 2、观看字形,说说发觉。 预设(1)字数 (2)字义 (3)字形 小结:这种模拟自然

7、界而造的词语,就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PPT:拟声词)而拟声词的字里往往都有口字旁。 (三)学运用 1、哪个声音是你很熟识的呢?你平常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 语文第一课教案 篇三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出示丁丁、冬冬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丁丁和冬冬,他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呢!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大家知道什么是语文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谈一谈对语文的熟悉。 、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从今日起就要开头过学校生活了,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翻开课本其次、三页,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丁丁、冬冬在干什么? 二、观看画面,练习自我介绍 、我们从校门口开头看起,看到了什么?(教师和同学们相互问好)

8、。 、他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啊!我们情愿像他们一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吗?让我们来试试看,好吗?师生练习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丁丁、冬冬走进校园后在说什么呢?学生猜一猜,教师读一读丁丁、冬冬的话。原来他们在自我介绍呢!对呀,我们同学之中还有许多都不熟悉呢!我们相互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同桌先相互说一说,再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谁想让全班的同学都熟悉你?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让几个学生上台进展自我介绍)。 、全班同学一起熟悉了这些同学,还有些同学大家还不熟悉,我们可以等到下课以后再相互介绍。我们来看看图,校园里的同学在干什么?请学生指图说,教师留意指导学生用标准的语言表达。 、教

9、学楼是学习生活的地方。快看看,这里的同学在干什么?学生小组里说一说。 、冬冬和丁丁生活的校园多美啊!我们快点去看看我们的校园吧! 三、参观校园。 四、畅谈感受。 、你在学校看到了什么? 、你喜爱我们的学校吗?为什? 五、小结。 让我们把今日在学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语文第一课教案 篇四 生:“黄鹂”是什么意思? 生:黄鹂就是一种鸟呀! 师:(展现黄鹂图片)现在我们来欣赏黄鹂鸟吧! 生:(奇怪而饶有兴趣地探身盯着看) 师:谁来介绍一下黄鹂鸟的样子? 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羽毛金黄的! 生:它真美丽! 生:好得意呀! 师:想听听它的歌声吗? 生:(一齐感动地喊)想!

10、 师:(播放黄鹂叫声)听,它的叫声 生:(齐)很好听! 师:诗歌里的“黄鹂”指的是谁呢?请你看课文中的图说一说。 生:小女孩! 师:小女孩怎么成“黄鹂鸟”了呢? 生:她在妈妈怀里唱歌。 生:她小时候学说话就像黄鹂唱歌一样。 生:“野菊”是什么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师:秋天到了,小河边的野菊花开放了!请采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生(从抽屉里拿出、兴奋地举起野菊花,众生惊喜的拥过来看) 师:谁来说说它的样子? 生:金黄的花瓣,绿绿的叶子。 生:真好看! 师:请闻一闻吧! 生:(深呼吸)好香啊! 生:芳香! 生:小女孩怎么是野菊花了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请小朋友认真看看小姑

11、娘身上的装扮,想想这个问题。 生:(深思,忽有所悟)她穿着粉红的衣裳,蓝蓝的裤子,头上还戴着黄蝴蝶结,就像美丽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生:我还不懂“曾”是什么意思。 师:请小朋友把第一小节多读几遍,想想“曾”是什么意思。 生:(各自朗读,思考)“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说这个女孩小的时候像欢乐的小黄鹂,漂亮的野菊花。 师:我们小朋友在小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妈妈怀里咿咿呀呀地学说话,幸福地趴在爸爸宽厚牢固的背上呀? 生:(失声、快乐地笑) 师:小时侯,我们都被爸爸、妈妈宠着、爱着,多幸福呀!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小节吧! 生:(个个有声有色地朗读) 自评: 这是上学期我在常态下(

12、教室后排没有听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小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乡下孩子第一节时的实录片断。教学的胜利学生学习得主动、欢乐、有情趣,让我欣慰,不由得再想起课前所做的教学预备来。乡下孩子属于诗歌体裁。全诗反映了农村孩子嬉戏、劳动等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抒发了喜爱农村宽阔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挚感人。从我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来说,学习这首诗歌的主要难度是:语意上的省略和跳动,诗歌第一节内容“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这两句主语省略,暗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难认其本体,更难体会到“乡下孩子”成长中的幸福感了。再则,虽说本班学生大都也是乡下孩子,但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生活、行动所涉

13、及的范围来看,他们是难以见到黄鹂这种鸟的,大多数学生即使看到了野菊也不知其为何物。针对实际学情,课前我和学生学生一起做了这样的预备:在电脑的素材库里找出“黄鹂”的”图片和它的鸣叫声;布置学生野外采集的作业:和家人一起采野菊花。这样做,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预备了可用的解决方案。 课堂里,我发觉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状况和我课前的估预差不离,所以我顺势适时采纳生生间问疑解答和教师适时点拨的方式进展教学。这样“依据学生质疑相机学习”的方法,师随生走,顺“藤”摸“瓜”,随机教导、扶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观赏教师供应的图画、同学采集的实物,倾听声音、闻闻气味,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活动,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培育了学生观看力量,熟悉事物的力量;教师的顺势启发性提问,学生的深入质疑,都在学生图文结合的学习、感悟中找到了答案,并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量、口语交际力量都有了进展;教师亲切的启发性话语把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