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51196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郭萍(仙桃职业学院 湖北 仙桃 433000)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动力。深入开展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高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文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关键词:信息化,博物馆,文物文博系统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充分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它可分技术的信息化、数据处理的信息化、管理和办公的信息化、藏品研究和管理的信息化及虚拟博物馆等五个层次。它

2、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飞速开展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它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传统的文博系统如何调整管理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与整个社会共同成长,如何让科技之光照耀不朽文明,让中华文明重放异彩,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促进文博系统管理的标准化。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摸清各文物收藏单位的家底,确认藏品的准确数量;建立完备的藏品档案,使每件文物都纳入数据库管理;在文物藏品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中,对每类文物都确定了统一、标准、标准的指标项,从而使文物藏品

3、的管理纳入标准化、标准化,极大地促进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2、促进文博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在文物调查和数据采集中,指标体系比拟复杂,这不仅要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更要注重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使基层工作人员在培训、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文物系统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文博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的过程,通过文物系统信息化建设,可为文博系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队伍。3、促进文博行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文物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摸清文物家底,使文博信息数据一目了然,从而为文物的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我们文博

4、行业管理机构在资产管理、经费管理、宏观决策工作上更趋科学、合理。同时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各级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管的科学性大为增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文博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可直接带动保管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工作,提高了文物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升了博物馆社会效劳水平,扩展了博物馆的生存开展空间。4、促进文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来讲,除局部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利用以外,大局部资源价值未得到利用;作为馆藏文物来讲,除局部通过博物馆展示以外,大局部尘封在库房,文物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价值得不到表达。而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为文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

5、了根底,特别是数据库建设工程的实施,给文博管理、文物宣传和文博资源信息的合理利用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契机。5、促进先进文化的群众化。通过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开发,借助虚拟展示和交互技术,建立基于祖国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电子游戏、网上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知识库。通过校园、家庭、网上等多种途径,把优秀文化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用健康、益智、有趣的游戏和传统文化知识吸引青少年,使他们在游戏和娱乐中也能得到身心放松、知识积累和情操陶冶。通过数字博物馆建设,扩大、延伸文物展览的空间和时间,改善展示手段,从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人民群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自主欣赏不同地域、不同主

6、题的文物和文化知识、充分享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文博系统信息化开展现状上世纪末,文博系统就已开始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对馆藏文物信息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各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文博系统信息化工作开展奠定了根底。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文博行业信息根底设施建设已经起步;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标准标准建设及根底性研究取得进展;信息化工作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开展,原来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只是一种初步的应用,与文博事业开

7、展要求相比,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开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信息化开展规划和标准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标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滞后,导致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系统通用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统一、协调开展。2、对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重视不够,对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规律认识缺乏,尚未建立起统一、有效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运作的意识较为薄弱。3、文博系统信息化根底设施还比拟落后,尚未建立满足文博事业开展需要的大容量信息存储和交换体系。现有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平安缺乏可靠保障,

8、数据备份系统、平安认证体系亟待建立。4、资金投入严重缺乏。受资金缺乏和各地区经济开展水平的制约,各地信息化开展极不平衡。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数据,重新建、轻整合与维护等问题,资金管理力度不够,使用效率不高。5、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数量严重缺乏,知识结构不甚合理,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文物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制度化、标准化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从业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较低。6、计算机数据库中录入的馆藏文物藏品的档案信息不够完整,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文物藏品的完整情况,给藏品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带来极大不便。7、文物信息化缺乏对外交流

9、和宣传平台。文物事业信息化工作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没有广泛和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没有充分的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和文物博物馆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未能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手段,通过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促进文物信息资源的推广和传播。 三、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对策1、提高认识是关键。信息化的开展推动了人们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社会形态的重要转变,对传统的办公方式、管制职能和决策过程提出新的要求,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虚拟社会和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在新的形势下,要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对文博事业开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信息化在文博事业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确立

10、信息化建设在文博事业开展中的根底地位。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标准体系,加紧制定文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重点工程规划及文化遗产地区域性专项规划,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以规划为指导、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有序建设,标准管理。2、人才队伍是保障。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开展的保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广泛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通过自主培养、引进吸收、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博信息化业务骨干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和鼓励机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普及培训,创造

11、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同时要研究吸引、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竞争鼓励机制,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开展高水平的文物信息化人才队伍。 3、资金投入是保证。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鼓励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将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年度投资方案并确保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在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吸引社会和企业投资,扩大与相关行业和产业之间的合作,积极探索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模式。 4、传承文化的目的。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太多的文物文化要求我们将它们展示给世

12、界、展示给国民。博物馆的工作就是要将我们先进的文化底蕴展示给世人,通过人们的传播和理解来保证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扬。要大力推动与企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参与国际文物信息化标准和标准的制定。优选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建立假设干示范工程,促进文物事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开展。要广泛宣传文物事业的开展和信息化建设,借助各种媒体和文化产业增加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5、需求主导是方向。文博事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需求。文博事业有自身的开展规律和特定的信息技术需求,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工作而自行其事,要强化信

13、息技术研发与业务工作的联系和有机结合,以行业需求指导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以信息化应用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要重视行业信息化科研基地建设,加强考古开掘现场的数字化记录与文物保护、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三维虚拟展示、古汉字编码等行业急需的关键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要以解决文博行业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开发功能完善、平安可靠的行业系列应用软件,加快推广应用,切实提高文博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以信息化推动文博事业的全面开展。6、信息资源是核心。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源。而我国的文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很滞后,信息效劳水平低下。因此,必须抓住信息化开展机遇,将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五千年

14、的中华优秀文明转化为文化信息资源优势,突破数字鸿沟和数字机遇的瓶颈,实现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到信息资源大国的重要转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整合等根底工作,重视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信息平安,面向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博信息资源效劳。7、根底研究是源泉。加强对文博事业信息化根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对理清开展思路,明确建设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根底性研究工作,科学地阐述文博事业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目标和任务,深入分析信息化开展给文博事业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构建全面、系统的文博信息化开展体系

15、、把握行业需求,明确开展方向,加强对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加快研究制定文物事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标准与标准,制定信息分类与编码、数据库、元数据、信息交换、软件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建库、运行管理等关键技术标准和实施标准。 四、结束语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中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博系统应该抓住机遇,不可坐失良机;要开拓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古老的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文物事业在信息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文物事业的信息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参考文献: 1杨俊艳.关于博物馆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2001. 2黄

16、强.试论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李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华中建筑,2001,(03). 4缪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06).Explore of Heritage Museum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Guo Ping(XianTao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Tao Hubei 433000)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