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51073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有效统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统一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 陈丽近期,在网上观看了几位名师的课堂实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授课名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妙趣横生的语言,更是由这几堂课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的迥乎不同所带来的观念层面的震撼。记得一位教育专家感言:这是一个“旧”的已打破,而“新”的又未树立的集体荷戟彷徨的时代。的确,当今的语文教师是讲台上最为矛盾、纠结、彷徨的一个群体,学生的语文水平每况愈下,“语文病了”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语文教师还是一个最为痛苦的群体。所有的矛盾、彷徨都是因为语文课堂成了学难有所获、学难有大成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呢?可不可以在课堂教学实

2、践的“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寻找一点不矛盾、不纠结、不彷徨、不痛苦的地方呢?这几个话题在课改进行到今天重提,似乎不合时宜,但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和一些公开课教学来着,它是从一定角度折射出课标精神的“有效统一”的问题,我尝试着谈谈自己对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凡点思考。一、源头活水与润物无声: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课堂上的真正的统一其实新课标里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语文教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提法并没有人反对,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更多的是关注了语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并认为这是语文“润物无声”的最可贵之处。语

3、文的人文性被最大化,工具性被最小化。比如钓鱼的启示从教学重点上看,不少教师都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从教学形式上看,不少教师包括参加较大规模竞赛的教师都设计有如下类似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假设居里夫人来到我们班,你作为记者,请你采访居里夫人”。所有的这些得到的答案也大同小异,无非是我们要学习居里夫人的各种精神,要勤奋学习、努力成才。而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点评时,不少的评语是“学生在语文的百花苑里品尝到思想的芬芳,它使学生变得内心丰富、情操高尚、心理健康、抱负远大”。这些都有意无意的强化了语文的人文性,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弱化学生

4、的语文能力,那么语文能力的下滑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高质高效的课堂也就无从谈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需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加强字词句的咀嚼品味,学习遣词造句的本领;在听说读写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思想内容,发掘文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影响和熏陶。让学生在听读中去感悟,在说写中去体验;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以精神的熏陶、反思,更能在听说读写中真正的培养学生分析二 、 红杏枝头春意闹与此时无声胜有声:合作探究与独立自主需在课堂上真正的统一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下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在此指导下课堂出现了片片盎然春意,课堂好不活泼热闹,我也不例外。可静下来想一想,在

5、热闹的表象下,学生有收获了哪些实质呢?没有了实质性的收获有效课堂也就无从说起。一节童话课巨人的花园,整节课学生兴致很高,学生们根据课本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赢得了在座同学的阵阵掌声,一节课就在轰轰烈烈的气氛中结束了。课下,我问学生,这节课都学到了些什么呀?除了参加课本剧表演的少数几个学生外,其他学生被我这一问愣住了,欢笑的表情僵硬了,是啊,学到了什么呢,学生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回头想想,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课竞赛上,哪一节课不是各种活动一个接一个,不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管是什么文体的课文,读书声总是一浪高过一浪;其实,我并不是反对读书,相反,我很赞同读书,只有书声琅琅的校园

6、才像校园,只有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才像课堂。可是,凡是课文一定要读得热热闹闹吗?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评价某省语文优质竟赛课时说过这样几句话:“现在,我很少在优质课竟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这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深沉呼唤。“默读”只是静思的形式之一。有些需要思考的哲理散文,有些需要咀嗝品味的精妙字句等更需要静思。让每一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中

7、去体味语言,真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融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静悄悄”可以为其他形式对话的有效进行、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必要的的基础。让课堂有独立自主的“静”,又有合作探究的“动”,让“动”、“静”统一,相得益彰,在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大形势下守住“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精彩,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能就不再是一名空话。三、君住长江头与我住长江尾:文本形式与内容在课堂上需统一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还体现在解读文本时注意其形式与内容在课堂上的统一。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往往喜欢把课文的形式与内容层面的教学目标完全割裂开来,大有内容远在长江头,形式隔在长江尾之

8、势。既在同一个层面上做了重复的教学,浪费了时间,又不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堂的有效性就可想而知。例如一节蟋蟀的住宅的“优秀教案”分如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新课,二、预习交流,三、整体感知,四、质疑探究,五、品味语言,六、拓展延伸, 七课堂总结。这基本是小学语文教学通用的几大板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感知,质疑探究,品味语言。在质疑探究这一环节预设了这样几个问题:1、蟋蟀对住宅有什么要求?2、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3、蟋蟀是怎么建住宅的?4、你觉得蟋蟀具有什么优秀的品质?这一环节,基本上都是围绕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设计的题目。而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则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如

9、比喻、拟人的运用等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完全是围绕课文形式展开,这样的教学设计势必导致学生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后来,在参考这份优秀教案时,我把品味语言这个环节融入到质疑探究里的预设问题中,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语言形式层面的各种修辞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这些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让言语形式和内容不在分居长江两头,而是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言语形式的妙处,领悟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努力实现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让学生学的明白、深入、高效。三个统一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学科特点,任意的缺失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性;合作探究与独立自主是学习方式,只有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文本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教师处理语文课文的方式。三个层次由上而下,在日常教学中只有把握住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合理的教学构建下,学习的方向和方法才会正确,学习的效果才会突出。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经常冷静地反思自已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新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三个统一,更要科学地修正自已的教学实践,使自己在课堂上真正践行新课标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