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509140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史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必修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发展趋势: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发展原因: 石斧、石铲、石镰 铁农具、牛耕(工具技术) 木耒、骨耜、 耧车;曲辕犁;翻车、筒车大禹治水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治黄、坎儿井生产模式: 广种薄收 精耕细作组织方式: 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个体农耕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时 代: 氏族公社、夏商周 春秋、战国开始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夏 商 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产生原因:生产力发展(

2、根本原因)变法从法律上确认 井田制瓦解战争类型:君主土地私有制(私田)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土地兼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联系“均田制”理解)3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4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冶炼: 青铜器铸造 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司母戊鼎冶炼生铁和钢 发明于春秋时期春秋块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杜诗发明水排16世纪前,世界领先;

3、大大推动生产发展燃 料 煤 冶 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纺织: 丝织上古 学会养蚕缫丝 世界最早西周 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唐代 出现缂丝技艺明清 鼎盛时期 苏州、杭州棉织宋末元初 棉花向内地传播元 代 黄道婆 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元 明 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 后 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东汉晚期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 烧制出白瓷隋唐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

4、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 烧成青花和釉里红明代 斗彩和五彩瓷清代 粉彩和珐琅彩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晚期) 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 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 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产品远销欧亚非 官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私营: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官营: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私营: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

5、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6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在各历史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原始末期:出现偶尔以物易物行为,产生原始商业商 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商人”一词由来)周 朝: 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春秋战国:a.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许多大商人;b.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c.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秦 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商业发展西 汉:a.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b.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c.长安、洛阳等许多大城市发展成著名的商业中心,出现了专供贸易的

6、“市”,官府有专职官员管理。魏晋南北朝:a.社会动荡,商业发展受一定影响。货币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交换手段b.北方发展时起时伏c.南方有小幅发展,有关商税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隋唐:发展原因:政治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开明政策发展表现: a. 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定点市坊分隔;定时市白天定时开放;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b.农村集市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些发展成市镇c.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唐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外贸。d.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宋 元:宋:a. 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b. 打破日中为市限制

7、,夜市兴盛c. 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d. 品种速增,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e. 商税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f. 重视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元:a. 漕运、海运发达,遍设驿站b. 大都是政治、文化、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明 清:a.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b. 广泛使用贵金属白银,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c. 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7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为什么?) 商业市场形式

8、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汉至明朝前期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商人群体活跃。 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8简述古代中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这一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原因。史实: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2、汉 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

9、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4、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9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

10、,“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 作用;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政 策就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10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如何评价“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原因: 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

11、外国交流。评价: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1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

12、折发展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量手工业者、农民破产 由于列强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的掠夺,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 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前 战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城乡商品经济比例大增(自然经济比例减小)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中国经济逐渐依附于世界资

13、本主义体系(丧失发展的独立性)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怎样兴起的?(市场、劳动力、技术设备、资本)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自身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也不可能成长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机器 工业。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了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

14、在自身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欧风 美雨的刺激下产生的。是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兴起的。欧风美雨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逐渐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开辟出一定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而当时的一些封建官僚、买办、商人的投资成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原始积累的来源。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 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 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原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 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