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50649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3章 博弈论和竞争策略课后复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1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各给出一个例子。答:(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博弈按照参与人之间能否达成协议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能达成协议的称为合作博弈

2、,合作博弈强调团队理性;不能达成协议的称为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更注重个人理性。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一份有约束力的合同,即在合作博弈中,参与人可以谈定能使他们设计共同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但在非合作博弈中是不可能的。(2)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行业中的两个厂商谈判一项开发一种新技术的联合投资(假设其中任何一个厂商都没有能独自成功的足够知识)。如果两个厂商能够签订一份分配联合投资利润的有约束力的合同,则使双方都获益的合作的结果就是可能的。非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就是两竞争的厂商相互考虑到对方的可能的行为,并独立确定价格或广告策略以夺取市场份额的情况。2什么是占优策略?为什么一个

3、占优策略均衡是稳定的?答:占优策略指不管其对手采取什么策略,该竞争者采取的策略都是最优策略。占优策略均衡是指博弈方都采用占优策略所达到的均衡。占优策略均衡是一种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指每一个竞争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占优策略均衡稳定的原因是参与者在均衡时都没有激励去改变各自的策略。3解释纳什均衡的含义。它与占优策略均衡有何不同?答:(1)纳什均衡的含义纳什均衡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

4、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2)纳什均衡和占优策略均衡的不同占优策略的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但纳什均衡却不一定是占优均衡。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参与人最优的策略选择相对于其他参与人的行动的独立性。纳什均衡依赖各博弈方的理性,即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的行动前提下选择最优的策略。而占优策略的选择与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无关,即不管其他博弈方如何做,占优策略总是最优的。4一个纳什均衡与一个博弈的极大化极小解有什么区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极大化极小解是比纳什均衡更可能的结果?答:(1)极大化极小策略是博弈者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选择所有最小可能收益中的最大值。

5、与纳什均衡不同,极大化极小策略的解决办法不要求各博弈方对其对手的选择有反应。如果没有有势力的策略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取决于对手的行为),各博弈方能通过适当的极大化极小策略降低依赖于其对手理性的固有的不确定性。选择极大化极小战略是保守的,而且并不能使得利润最大化。(2)如果非理性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很高或者如果对手非理性将会造成巨大损失,极大化极小解的解决办法比纳什均衡解更可能。5什么是“以牙还牙”策略?为什么它是无限重复囚徒困境的理性策略?答:(1)“以牙还牙”策略的含义“以牙还牙”策略指在一个重复博弈中,选择前一轮对手所选择的一种策略。该策略将与合作者保持合作,而报复不合作者。(2)“以牙还

6、牙”策略是无限重复囚徒困境的理性策略的原因如果博弈是无限期重复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将是合作均衡。在有限期重复的博弈中,博弈的结果取决于重复的次数与博弈者的理性程度。如果博弈重复的次数很少,博弈者具有完全的理性,则博弈者只会出现竞争的解而不是合作的解。如果博弈的次数很多,且博弈者只具有有限的理性,则博弈将产生合作的解,因为博弈双方报复的机会都很多,任何一方的不合作行为都会引起对手的报复,给自己造成较大的期望损失。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者的欺骗和违约行为,其他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报复,每一个参与者都不会采取违约或欺骗的行为,囚徒困境合作的均衡解是存在的。所以当博弈方认为他们将在未来的时

7、期无限重复他们的博弈时,来自合作的长期收入将超过不合作的短期的收获,“以牙还牙”策略在无限重复的博弈中鼓励合作,它是合理的。6考虑一个重复10次,且两博弈方都是理性的和有充分信息的囚徒困境博弈。在这个例子中以牙还牙策略是最优的吗?在什么条件下这种策略是最优的?答:(1)例子中以牙还牙策略不是最优既然合作将从最后时期开始向第一个时期分析,当时期有限时,“以牙还牙”策略不是最优的。博弈双方会考虑其竞争者在每个时期的反应,假使对于在最后一期(第10个时期)里的行动没有可能影响下一时期(第11个时期)的反应,合作将在最后时期失败。然而,知道最后一时期没有合作,各博弈方会通过在倒数第二期不合作使收益最大

8、化。因为各博弈方认为其竞争者已经在全部时期考虑全部结果,所以合作不会发生。(2)以牙还牙策略是最优的条件如果参与人认为对手是有限理性的,即在博弈过程中盲目的使用以牙还牙战略,并且无法预测以牙还牙策略带给最后一期的影响时,合作将会继续,“以牙还牙”策略可能是最佳的。参与人可以在前9次博弈中采取以牙还牙策略以获得合作带来的高支付,在第十次采取不合作的策略获得最高支付。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以牙还牙”策略是最优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无限次重复博弈是不可能的。例如,厂商1可能会认为也许厂商2并没有估计到厂商1会在最后一期打破合作(比如说定低价),从而厂商2也应该在最后一期定低价,这样厂商2就应该在最后第

9、二期定低价等。这样,就使得合作行为成了一种好的策略(直到接近结束时),只要时间范围是足够长的。大多数经营者并不知道他们和他们的竞争对手会相互竞争多久,而这也会使合作行为成为好的策略。结果是从最后一个月削价这种很明确的预计出发的逐步论证就不再适用了。正如在无限重复博弈中一样,采用以牙还牙策略是理性的。7假设你和你的竞争者在进行教材中表13-8中给出的定价博弈。你们双方必须同时宣布你们的价格。你能通过向你的竞争者许诺你会宣布高价而改善你的结果吗?答:厂商1许诺会宣布高价是否改变结果取决于博弈进行的次数。(1)如果博弈只进行有限次,通过向厂商2许诺会宣布高价几乎不可能改善厂商1的结果。假设厂商1许诺

10、宣布一个高的价格,厂商2将削价,而厂商1将以一次(-50)的收益结束。不过,下一个时期厂商1也将削价,两家公司将挣10。(2)如果博弈进行很多次(接近于无限),很有可能厂商2将意识到如果它配合厂商1的高价策略,也采用高价格,那么每期50的收益将比第一期受益100而此后的每个时期的收益10要好,从而使双方都得益。8“先行者利益”的含义是什么?给出一个具有先行者利益的博弈问题。答:(1)“先行者利益”的含义“先行者利益”在先行动的一方获得最高收益的博弈中发生。先行动的一方用信号将其选择通知他的对手,对手必须对这个给定的信号进行反应。先行动的一方采取攻势,另一方只能进行防御。(2)具有先行者利益的博

11、弈问题在很多娱乐的比赛中,从国际象棋到足球,先行动的一方有优势。在很多市场,介绍一种产品的第一个公司能确定标准让竞争者跟随。在斯塔克博格模型中可以看到先行者利益。在模型中,先行动的厂商可以选择一个很大的产量水平,从而使它的竞争者除了选择小的产量水平以外没有多大选择余地。例如,双寡头面临下述需求曲线:,式中,是总产量,即。假设两厂商都有零边际成本。古诺均衡为,因而价格,各厂商赚到利润100。如果两厂商串通,它们会定,从而,各厂商赚到利润112.50。最后,在斯塔克博格模型中,厂商1先行动,结果是,两厂商的利润分别为112.50和56.25。如果两厂商同时行动,该博弈的惟一解是两厂商都生产10和赚

12、100。在这个古诺均衡中各厂商所做的是给定它的竞争者的选择时所能做的最好的。可是,如果厂商1先行动,它知道它的决策将会限制厂商2的选择。从支付矩阵可以看出,如果厂商1定,厂商2的最佳反应将是定,这将给厂商1利润93.75和厂商2利润125。如果厂商1定,厂商2将定,两厂商都赚到100。但如果厂商1定,厂商2将定,从而厂商1赚到112.50,而厂商2赚到56.25。因而,厂商1最多能赚112.50,它要通过定产做到这一点。与古诺结果相比较,当厂商1先行动时,它的结果能好一些,而厂商2的结果就差多了。如表13-1所示。表13-19什么是“策略性行动”?造成一定类型的声誉为什么会是一种策略性行动?答

13、:(1)“策略性行动”指博弈的一方通过限制自身的行动灵活性从而为自己带来策略好处的行动。如果厂商想要吓退竞争者,必须作出一定推出新产品的承诺,它是一种无法反悔的行动。厂商必须有策略性行动,才会使得空头威胁变为承诺。即通过某种限制自己选择范围的行动,改变竞争者对自己行动的预期,从而迫使竞争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达到限制对手的目的。(2)如果脱离了博弈的具体环境,“策略性行动”就会看起来不理性,但实际上,在竞争者的预期反应给定的条件下,它是理性的。对竞争者行动采取随机反应的行动可能看起来是不合理的,但是形成一个行为无法预言的声誉最终能导致更高的收益。另一个例子是作出一个承诺,即如果你给一个消费者

14、折扣,将会给以前的全部消费者折扣。这样的行为会使公司受损,但是这样的一个策略性行动的目的是用信号通知你的竞争对手,你不会打折并且希望你的竞争者也不会。10价格战的威胁能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吗?为了使这种威胁可信,厂商可以采取什么行动?答:(1)价格战的威胁一般不能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已有厂商和潜在的进入者都知道价格战将使他们的公司利润受损,通常这样的威胁不可信。(2)已有厂商必须通过向潜在进入者发出如果进入就会有价格战发生的信号,必须使价格战的威胁可信。一种策略性行动是增加生产能力,预示将来更低的价格;另一种策略性行动是建立开始进行价格战的声誉,这种非理性的声誉能被用作一种策略性行动。这两种

15、策略都可以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但却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增加生产能力是通过降低价格来降低预期的利润;而非理性行为是通过增加不确定性来降低预期利润。尽管两者都降低了当期的利润,但可以成功阻止更多厂商的进入,增加了远期的利润。11策略性行动限制你自己的灵活性又给你一种优势,为什么?策略性行动可以怎样给人带来讨价还价中的优势?答:(1)“策略性行动”指博弈的一方通过限制自身的行动灵活性从而为自己带来策略好处的行动。策略性行动影响对手的行为。如果能预期对手的反应,策略性行动虽然限制了自身的灵活性,但却使自己受益。(2)经济活动总是与或暗示或明示的讨价还价有关。在讨价还价中,双方都试图使他们的自身利益最

16、大化。一个厂商的策略性行动提供给其竞争者信号,竞争者做出反应。如果一场讨价还价的博弈仅仅进行一次(与声誉无关),博弈各方可能采取可置信威胁即采取使双方都受损但对手受损更严重的行动策略性地改变其在谈判中的地位,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该讨价还价的博弈被重复多次,各博弈方可能采取策略行动建立适当的声誉带来讨价还价中的优势。形成一个不理性的声誉最终能导致更高的收益。12为什么赢者诅咒会在共同价值拍卖而不是在私人价值拍卖中潜在地成为一个问题?答:“赢者诅咒”指在投标者众多的拍卖中,赢者总是会出价过高。各种拍卖方式根据各出价者如何看待拍卖台上项目的价值而各不相同。经济学家们通常要把“私人价值”的情况与“共同价值”的情况区分开来。(1)私人价值拍卖下没有“赢者诅咒”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