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50541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教案《清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4、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号。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二、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三、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2、吗?(春天)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

3、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四、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五、活动延伸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古诗清明,感受其古诗内的基本内容,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故事内描写的画面。2、激发幼儿对本次清

4、明节活动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对吟诵古诗的兴趣。3、通过学习古诗清明,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清明节的日期等。二、活动准备1、古诗清明2、清明节PPT三、活动过程1、教师播放PPT,出示第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一下在图片中你看到的景象。(1)教师问:刚才我们欣赏的图片中有发生了什么事情呢?(2)现在老师再请大家看下面一张图,请告诉老师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他们正在干什么?而此时的天怎么了?(3)幼儿答: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人家,他们在问路在说话,此时天上这下这雨。2、教师播放古诗清明的相关图片,引发幼儿联想季节,引出本次的主题,清明节。(1)春天到了,四处一篇绿色生机,花儿

5、开了小鸟在唱着歌,而在春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清明节。(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要干什么吗?3、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取扫墓、踏青,在古时候诗人杜甫还写了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教师播放古诗清明,幼儿安静观看。(2)老师边播放古诗,一边讲解古诗中的人物和景象,引发幼儿的回忆。(3)教师朗诵故事并给幼儿讲解其中的内容和理解。4、教师带幼儿一起学习古诗,从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相关习俗。(1)教师有表情的,生动的有节奏的给幼儿朗诵一遍故事。(2)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可以小声跟读。(3)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诵。四、结束部分请小朋友回家之后将今天学习

6、的故事朗诵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古诗: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活动准备知识准备:了解画家张择端的绘画作品内涵。环境准备:将清明上河图布置在活动室中供幼儿欣赏。物资准备:课件清明上河图,音乐高山流水,实图清明上河图。活动目标技能目标:提高鉴赏能力,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创造力培养目标: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目标:培养幼儿观察绘画的色彩美、构图美与造型美的能力,感受其和谐流畅的全景式表现方式。认识画面中人物的形态、古代建筑的造型。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幼儿对名清明上河图画的欣赏能力,感

7、知热闹的宋代首都景色。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活动过程一、通过兴趣,引出主题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长大想成为一名画家吗?在很早很早的古代就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他把汴京城外的繁华景象都画在了一幅很长很长的画卷上,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就是北宋张择端大师,这幅作品叫做清明上河图,它是我们中国十大名画之一,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二、欣赏画面,感受画面的布局1、整体欣赏。教师:小朋友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你们见过这幅画吗,这幅画清楚吗?现在随着优美的音乐大镜头放大仔细的来看一看。(1)这里描绘的是汴京郊野的风光。(2)在郊野的小路上走来了一群抬轿人,里面坐着一位老妇人,他们刚从京

8、郊踏青扫墓归来。(3)这里描绘的是汴河两岸小镇的风光,小镇上有一排排的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4)这里有什么?在什么上面停泊着?船身有好看的花纹,都有哪些花纹?(线和点)船头尖尖的,非常的漂亮。(5)横跨在汴河两岸的有一座木质拱桥,这座桥弯弯的像什么?(6)这里有一条街道,街道上有什么?(人)街道两边有什么?(房、子树)房顶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如果我们把街道也画成黑色会怎么样呢?(7)这是什么啊?(牛车)这里又是什么?(轿子)轿子和牛车都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货车和出租车一样。(8)这是一座高高的什么?楼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里面都画了许多条什么线?墙身和阶梯是用什么线表现出

9、来的?这是城门,穿过城门会来到什么地方呢?(9)这里的人好多啊!你们快来看一看他们都在干什么?这里的人非常多,川流不息,人来人往。小结:刚才欣赏的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在这幅长卷上画家共画了8 1 5人,各种牲畜五六十匹,大小船只二十多条,房屋建筑三十多栋,张择端大师把这么多的人和物都画在了这幅长卷上,并且让人感到又清楚又有序,就像我们真的来到了汴京城。过渡语:如果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动物都动了起来,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欣赏动感的清明上河图2、欣赏动态清明上河图。这是什么声音啊?停靠在汴河上的船怎么样了?虹桥上的人都怎么样了?树底下的人在干什么?船夫在船头上划动着船桨,我们学一学。过渡语:动感

10、的清明上河图很热闹,我们看一个地方3、局部欣赏虹桥。谁还记得这座桥的名字叫什么?(虹桥)你们可别小看这座桥,他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为他的跨度有40多米,没有桥墩,而且全是用木头做出来的,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造出这样的桥,造这种桥的方法也已经失传了。你们觉得可惜不可惜啊?我们现在只能从清明上河图中欣赏到。桥上的人好多啊,这么,热闹啊,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放大镜头仔细看一看。(1)桥上的人都在干什么,呢?(抬轿)他们是怎么抬轿的?我们两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来学一学(2)在这幅画面都有干什么的? (骑马、挑担、推拉车)前面的人在拉车,后面的人为保持平衡用力往前推车,我们一起来模仿他们是怎样推拉

11、车的。(3)这里还有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4)桥中间有一个人正在往下抛缆绳,他想干什么?船上有一根高高的桅杆,这艘船到桥的对面,高高的桅杆就会和桥梁碰到,所以桥上的入是想用缆绳把桅杆放倒,使这艘船顺利地到了桥的对面。(5)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的,好像在大声地吆喝着什么? 离我们最近的有一排排房子,房顶有好看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这是一条什么?(河)你是怎么看出来是河的?这些花纹就是用浅浅的黑色画出来的,中国的国画就是用墨来作画,以黑白色为主,深的地方是用浓墨画成的,浅的地方是用淡墨画成的。小结:刚刚我们欣赏的就是最热闹的地方虹桥,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幅长卷的名字叫什么

12、?清明上河图4、整体欣赏。今天,老师把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也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仔细找一找IIlj才我们都欣赏到了哪些地方?三、通过欣赏,对画家的赞美画家给我们带来这么美的画,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反映了北宋年间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画面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以长卷形式来构图,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兴趣盎然,情绪振奋。尤其是在分析画面构图布局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不同,人物、帆船、建筑、桥梁等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令人折服。幼儿通过欣赏教学,审美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活动目标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

13、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活动过程(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

14、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