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50339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64412076】儒家学派重视个体的自身修养,其 b 人生发展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就是通过学习来培养自身素质,把修身排在第一位,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学习对于个人素质的重要性。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置人格培育于知识教育之上,提出教育的目标在于“学以成人”。论语的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劝解人们学习了新知识,要时常温习它,把好学的行为当成是快乐的源泉。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提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2、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有把握,四十岁就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迷惘,五十岁就能够得知天命,到了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越规矩。孔子以自身的经历来说明必须重视学习,劝诫人们要在年轻时立志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慢慢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同时,孔子还强调“学”。他认为,“学”不仅是指学习各种知识性的学识,还是指对自身修养的培养,就是俗话说的学会做人,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儒家素质的人,具有“仁”和“礼”的素养。孔子说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学习时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要庄重和对生活要求安贫乐道,就可说得上是好学了。学习除了要有“废寝忘食”的好学精神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还要“温故而知新”,不断地“学而时习之”,把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里,进行独立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要懂得辩证地对待学和思的关系,避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外,孔子还认为学习可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一是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都有值得自

4、己学习的地方,二是学习的时候,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又要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并以此为鉴来反省自己。(摘编自衡丹衡阳日报国学讲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将修身放在人生规划的第一位置,认为修身不过,将会导致家难齐、国难治、天下难平。B论语开篇即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将“好学”作为人们修身的优秀品质和快乐的源泉。C孔子认为“学”的含义有二:一是广泛的狩猎各种知识,二是培养自身的修养,即学会做人。D孔子强调学习的与时俱进,认为对新知识要采取“学而时习之”的策略,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解析】A项,文中无此观点,属于无中生有。B项,“并将好学

5、作为人们修身的优秀品质和快乐的源泉”错,论语开篇只是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没有论及好学方面。D项,“学而时习之”是强调的对旧知识的“温故而知新”,并非“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结构”。【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人生发展规划的高度切入,指出修身的重要性,阐述了孔子对“学”的理解和分析。B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采用了引证法,通过解读“学”,论证了儒家“学以成人”的观点。C文章认为,“学”与“好学”关系密切,要辩证地对待学和思的关系,避免“罔”“殆”。D对于“学”,文章采用了逐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对孔子关于儒家“治学”的观点立体论证。【解析】“逐层递进的论证方

6、式”错,文章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阐述,并不具有递进的特点。【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人格教育大于知识教育,提出了“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B孔子在论语中以自身的经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只要做到学而有成,就能一生顺利有为。C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仁”和“礼”的素养,行为庄重和安贫乐道是君子好学的重要表现。D孔子认为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是目的,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后反省自己才是最终目的。【解析】“孔子认为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是目的”错,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答案】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46题。静夜品瓷程应峰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了景德镇,想到了多年前不经意打碎的一只来自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瓶,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想到了诗中所写的“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牵动心中万千愁绪”的情景,这情景,竟然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都是因为瓷器。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缕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香、不看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但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雅的瓷器的声音天籁般传来。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

8、,美轮美奂,直入心扉。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景德镇总是陷在瓷器里。这里的花盆是瓷的,灯杆是瓷的,景观是瓷的,图案装饰也是瓷片镶嵌而成。比比皆是的商铺,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瓷器,旅馆、饭店、广场、游乐园,哪里都泛现着瓷器的光泽。那些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器,总是旗帜鲜明地撞入眼帘,令人心怡而感叹。就像有人说的,景德镇的瓷,比汉语里的词还要多得多哩。灯影笼罩下的瓷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无须外在的叩击,这满街满巷遍布的瓷,就可以层层叠叠地在心中回响起来,回响起千年的美丽和沧桑。如此美妙的去处,如此美妙的音韵,是值得在静夜、在灯影月色里、在行云流水处细细品味

9、的。走过一家乐器店,我看见了各种瓷乐器:瓷排箫、陶埙、瓷琴、瓷二胡、瓷唢呐、蓝斑腰鼓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散发出怎样不同凡响的音韵,但在我的想象中,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或悠远,或美丽多姿,或情意绵绵的音韵,这音韵,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回转,静坐宾馆大堂,入目的博物架上,“荷花碗”、“旋纹樽”、“荷叶口瓶”在声光电的策动下呈现出古朴、娴雅、沉静、大气之神韵,那优美的形态、别致的釉色、含蓄的花纹生动而传神,教人观之再三,不舍移步离去。是啊,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最精致的瓷器如少女,就算在幽幽暗暗里,明明灭灭中,也能感受其晶莹剔透的质地,滑润如玉的釉面,以及迷离状态下所具有的神秘温润的

10、气息。这聚集着东方女性纯洁、温柔、细腻、内敛品性的瓷器啊,究竟蕴涵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美丽?透过眼前的瓷器,所能体验的,除了窑变的神奇,还有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无论读瓷还是听瓷,都需要慢慢慢慢地品。用心品了,就能品出它的源远,品出人类卓越的智慧,品出属于它的春花秋月,品出它所承载的历史蕴含。用心品瓷,可以让人沉入或清新或愉悦或凝重的人生境界里,继而在思想的枝丫上,长出簇新的可以自由飞翔的芽叶来。 (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夜静想到一只薄胎青花瓷瓶”与“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诗句开头,既呼应题目,又增添文化气息。B文中

11、多处运用比喻,如“就像大都市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最美的瓷器如少女”,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C文章开头从夜静时分想起瓷器写起,然后展开梦里梦外听瓷与读瓷的经历,随之触发人生的思考,构思巧妙,感情真挚。D文章总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字面上写品瓷,实际上是借品瓷写人生,强调人们要像品读瓷器一样品读人生独特的滋味。【解析】B项中的“就像大都市陷落在繁华里一样”不是比喻。【答案】B5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导学号:64412077】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嫩芽”“枝丫”,生动形

12、象地说明了品瓷作用,让人们的思想自由。表达了文章的主旨。【答案】内容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嫩芽枝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自由。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4分)结构上:点题(照应题目);总结全文。(1分)6从全文看,作者静夜品瓷品出了哪些韵味?(6分)_【解析】本题属于探究题。不论是哪一类探究题,考生在作答的时候,都可从散文的特点和主题出发来考虑,来组织答案。如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品出了沾染着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品出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等。【答案】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品出了沾染着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品出

13、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品出了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校园欺凌有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

14、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 (选自南方网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学生?)材料二:对于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加拿大一些学生家长和专家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有人认为孩子面对肢体欺凌时要打回去,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有时会造成伤害程度加深。有人认为经历被欺凌可以磨炼孩子的性格,而专家指出欺凌会使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人也悲观地认为欺凌不可避免,孩子们总会这样做。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欺凌行为可能是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根据反欺凌网站Bullying Canada.ca的调查,93%的视频游戏对暴力行为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选自新华网加拿大校园欺凌面面观)材料三:注:不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