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502363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一谈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颍上实验小学教师 王成摘要:学困生在现代教育中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数量不大,但是影响不可小觑。我们教师必须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尝试,谈一谈自己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关键词: 学困生的转化 意义重大 经验与尝试 做法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一些学困生。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优秀生是比较容易培养成才的。因为优秀生一般智力较好,习惯也很好。但是学困生往往因为某些原因,学业成绩较差,其他素质一般也不好。老师如果想把他们培养成才,是要多下一番功夫的。学困生像花园里稍为纤瘦的花草,需要园丁的加倍呵护,才能赶上那些茁壮成

2、长的花木。倘若教师弃之不顾,他们将来很难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学困生是现代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他们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影响甚大。他们直接会影响班风、纪律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倘若教育不当,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转化学困生是家长的迫切要求,社会的需要,也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理念指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跟不上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都要深刻的认识到,培养优秀学生和转化学困生同样重要。同时,义务教育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教育。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功夫,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在后面。我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尝试,总结一下自己在这方面工作的具体做法。一、分析学困生学习较差的原因,从而采取具体措施。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准确的找到学困生的“困”之所在,是个人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原因),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记得在六年级时我刚接那个班的数学课,班里有一个女生A,成绩较差。学业考试成绩一般在40分、50分左右。我开始留意这个学生,观察她的言行,发现她的智力虽然不是太好,但是应该是正常水平的,不应该考试这么差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很快我发现她上课时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马上就分散了。这样我每节课所讲的内容

4、,她掌握的必定很少。长此下去,日积月累,她的考试成绩可想而知。课下,我和她谈话,分析她考试较差的原因,要求她今后上课保持注意力集中。这个学生态度很好,答应了我的要求,表示坚决改正。后来,我发现她做到了,渐渐地,融入了课堂学习中,与同学们一起在积极讨论、发言,学业成绩逐步提高。成绩提高了,她找回了自信,变成了一个非常阳光的学生。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课堂上讲解同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一点就明,还可以举一反三;但是有的学生,需要你反复的讲解,他才能基本掌握住。这反映出不同学生在接受知识上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在五年级数学教学时,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反应

5、较慢。因此每次学业测试在30分、40分左右。我找他谈心,了解到他是愿意好好学习的。我于是每周都抽出一些时间给他单独辅导。在辅导时,我根据他的个人特点,讲解知识时放慢速度,以基础知识讲解为主,适当拓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他的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当时的那一个单元的测试中,他取得了85分的较好成绩。由于他一下子进入到了优秀生的行列,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他一下子找回了久违的尊严,学习信心建立起来了,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在课堂上也时常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三、运用教师优秀的职业素养征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常常看到,班级里有一些学生,智力因素很好,个人素质也不错,就是学业成绩不好。你假若和

6、他聊天,他说的头头是道,而且颇有一些社会知识,有些见解还很有个性。我常想,这些学生如果将心力用在学业上,将来学有所成,走向社会,服务人民,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社会财富啊!可是怎样把他们引导过来呢?我经过探索和研究,认为要靠教师优秀的职业素养来争取他们。教师优秀的职业素养,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二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师德范畴);三是善于使用教育机智。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经常无故缺课,同学老师都有反映,大家屡次做工作都不见效果。班主任知道情况后赶去他家了解情况。原来他是留守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性格较为孤僻,也不愿意和大家接触。当和他聊起天来才知道,他认为A老师课讲得不好

7、,实在无法听。因此,一到这位老师的课,他就在家自学,认为自学效果要比听老师讲课效果好多了。班主任回到学校了解同学们的反映,大家说法不一,总体认为老师讲课还可以,算不上特别好,但也不能说差的没法听。可有的同学却说如果真仔细听进去还是有很多门道的。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对这个学生做工作呢?他偏激、固执而且过于相信自己,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才能让他接受呢?才能让他赶快回课堂上课呢?如果顺着一般的思路去想,那就是找他谈话,做说服工作,把同学们对这个老师的反映讲给他听,让他多找老师的优点,慢慢适应。我劝阻他自学不上课绝对不允许,再继续下去,学校有学校的规矩。这种公式化的方法能说服他吗?我想着想着,灵感来了。我又一

8、次走进他的家,当我们聊起这个老师的课为什么讲得不好,哪里讲的不好,有没有概念性的错误时,他无言以对。我接着对他说:“你反映老师讲课不好,必定有你的理由,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他还要教那么多班级的课,如果讲得这么糟,不是要误人子弟吗?我们应该和校长反映,可又没有具体的证据,哪儿讲得不好,哪儿有什么问题,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负责认真听,找到老师讲课的问题。”说着,我从书包中拿出了一个记录本,告诉他一方面自己要在家自学,预习好,否则听不出来,一方面要认真听讲,争取能说出几条过硬的东西来,老师相信他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他接过记录本,不太情愿,但又没话说,第二天他按时到校上课了。当我每天找他了解情况

9、时,他干脆的说,没听出什么大毛病,只是讲得不够生动、讲得太慢等等。我又告诉他,我同时也让别的同学记录了,咱们能否坐在一起聊聊。他同意了。我们一坐下来,那个说能听出老师讲课门道的,开始说出了老师在几个关键问题处是如何讲的,与书上不一样,这样一对比,认为老师讲得比书上的清楚、深刻。此时这位同学听的很认真。后来同学们发现,他不但能按时来上课,而且听课特别认真,有一次还特别高兴的找到我说:“老师,这本还你吧!您别找校长了,这老师讲课不错,我现在能适应了。”看,那位班主任,没有批评,也没有说教,但问题解决的很完美。这就是教师的智慧,也是一种教育机智。我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学生B,智力很好,交友广泛,知识较丰

10、富,通情达理,但是学业成绩较差。我多次找他谈心,效果不大。有一次刚下课不久,我在办公室闲坐着。一个同学风风火火的跑过来找我说,B同学在下课与同学打闹着玩时,把头磕破了,正流着血呢。班主任又临时有事不在这里,王老师,怎么办?我二话不说,立刻冲出办公室,和班里的几个学生一起,搀扶着那个同学,打的赶往人民医院,挂号、缴费、治疗,我一人承担所有费用(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通知他的家人),直到他的手术安全结束,他的家人才赶来。他和他的家人对我十分感激。他病愈后,学习我的数学课很下功夫,有时还向我反映班里同学对数学课的建议和要求,我们相处的十分融洽。期末测试时,他的数学学业成绩达到了90分。课下,我们俩

11、成了忘年交。古人说,医者父母心,其实,作为老师,我们要做到师者父母心。用我们高尚的师德素养,感化学生;用我们高超的教育艺术,折服学生;用我们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吸引学生,影响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与教化。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教师是要多多的付出一些心血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个的学困生走出困境,充满自信,融入集体,健康成长,露出幸福的笑容时,我就会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心不已。我们要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人梯,愿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具体工作中,多走进学困生,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多整合其他教育力量,如家庭、社会;多整合教育资源,如图片、网络、故事,形成教育合力。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般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做拉锯战的心理准备。要有耐心,勤字当头,反复的做他们的工作。坚持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工作方法。对学困生要有信心,坚信一定可以转化成功,多想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探索、研究,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一定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好。参考文献1、数学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2、班级常规管理与教育 王宝祥主编 北京 知识出版社3、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 王宝祥主编 北京 知识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